闽南网5月6日讯 白衬衫、齐刘海、青涩笑容,这张1997年拍摄的旧合照,至今仍夹在惠祥初中同学的同学录里。
同窗好友找到初三时和惠祥的留影
昨天,在泉州洛江上班的张先生打来电话说,他曾经和张惠祥同窗了4年,从初一到高一。由于高中不同班,他直到上了大学,才听说张惠祥辍学了。上个月初中同学聚会,大家还提起张惠祥,都说找不到他。昨天,看了海都报的报道,他才知道惠祥母亲陈玉珠,如今这么困难地生活着(详见本报昨日A2版报道)。
如果你有任何张惠祥的消息或线索,请第一时间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联系我们。在他的老家惠安涂寨曲江村,有一个苦苦等着他回家的老母亲。
这张珍贵的合照,是惠祥在初三的时候拍的。张先生说,从初一到初三,他和惠祥都在惠安涂寨的文笔中学上学,同在6班,后来,两人又一起考到了荷山中学读高中,“和惠安一中一样,当年的荷山中学也是很好的学校,大家都想考取,这样有机会读名牌大学。”
张先生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惠祥长得很帅,个头也挺高,坐在班级中间的位置,而且很会读书,是班上的优等生,和他一样,都是班级里的前5名。他俩不仅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还是生活中的好伙伴。
到了高中,学习很紧张,由于不同班,除了高一时还偶尔见到张惠祥,高二高三时,他就再也没见过惠祥了。
直到上了大学,初中同学聚会,张先生才听和惠祥同村的同学讲起,原来惠祥上完高一就辍学了。
昨天,张惠祥的一位初中同学把本报《离家11年 阿母泪落盼儿归》的报道,转到了初中同学的微信群里,一下炸开了锅。
在这个40多人的群里,全是和张惠祥同窗3年的初中同学。看完文章,大家才知道,这些年,惠祥母亲陈玉珠仍在苦苦等着儿子回家。
如今,除了一边找人,惠祥当年的同学们还想帮帮他的母亲陈玉珠,大家准备发起捐款,还要去她家里看望她,看她生活中还缺点什么。一些在当地当村干部的同学,也正准备找她所在曲江村的村委会,想方设法多帮她。(海都记者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