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家在鲤城 > 正文

白手起家创事业,爱国爱乡系桑梓

来源:鲤城微事 2019-10-12 17:22 http://www.mnw.cn/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是举国欢腾的日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及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不少鲤籍乡贤受邀现场观礼,叶建明便是其中之一。今年57岁的叶建明出生于鲤城区金龙街道,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也是嘉鸿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被业内称为“手套大王”。

5

  艰苦童年 积累人生第一桶金

  1962年,叶建明出生在鲤城区金龙街道一个普通家庭,对于童年,叶建明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穷”字。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全靠在供销社上班的父亲每月30多元的工资和母亲搓麻绳的微薄收入度日。一家五口“蜗居”在租来的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里,2张床便把家塞满了。“最不能忘的就是‘住’:稍稍长大一些,家里住不下了。我便每天到左邻右舍家去问,有没有一个空处,甚至是在地上打个地铺,让我睡一觉。”这隔三差五换一家睡觉,是他少年时的常态。

  在叶建明的记忆中:穿过化肥布袋染色做的衣服,踏过木板做的鞋;半夜在泥泞的地里挖蚯蚓喂猪喂鸡鸭,清晨还得蹬着老旧自行车到冰棍厂取货售卖,却因疲倦打盹,连人带货摔倒路边……小小年纪的他早早地明白一个道理,改变自身的命运不能靠别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建明来到一个工业手套配料厂,跟厂里的熟人聊天。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一个工业手套配料厂的生意非常火爆,供不应求。“为什么我不能去办一间这样的工厂呢?”有了这个心思后,他便开始打听利润如何,如何买机器,如何买原材料。

  揣着借来的两三千元,叶建明前往上海、厦门购买机器和材料,手套工厂就这样开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工厂日益壮大,添置了100多台机器,产品销路也逐步打开,为他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赴港创业 编织手套王国

  1985年11月,23岁的叶建明揣着200元、拿着赴港证件,踏上香港这片陌生的土地。一段草根蜕变、破茧成蝶的传奇人生正式上演。

  “一开始对香港什么情况都不熟悉,我又不会讲广东话,但我需要生活下去。”到港后的第二天,叶建明就找了一份包棉纱的工作;半年后,进入蜡烛厂工作;随后,在服装垫肩工厂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熟悉每个工种流程后,他便决定与朋友一起合伙开垫肩厂。

  “人生创业初期的艰辛我都经历过:到处求借生意本钱,别人不信任我;为了推销垫肩,四处遭人白眼;合作企业跑路,50多万货款打水漂……”说起那段经历,叶建明没有埋怨。别人的白眼、冷漠地拒绝、大声地呵斥,甚至被人赶出来,虽然让叶建明感伤,但没有冷却他的斗志,反而使他更深刻认识这个社会,并培养了自己关注弱小的慈善之心。

  1986年11月,叶建明的大儿子叶华雄出生,新生命带来了新希望。时值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叶建明在家人的鼓励下,重新做起熟悉的事情——手套生产。1987年3月,嘉鸿公司成立,叶建明的商业生涯自此掀开新的一页。

  泉州有手套产品,但如何找到销路?和当初推销服装垫肩一样,叶建明想到了推销到户。不过,比过去进步的是,他找到了电话黄页,从电话本中,找寻贸易公司(洋行),再将产品送到贸易公司手中。“经常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搬货,在地铁上睡着了,被列车拉到总站。”叶建明对“累”迄今刻骨铭心,但最累的还是“劳心”,以诚心待人的他经常遭遇“暗算”,数度被坑。愤愤不平的叶建明找来一位大学生,请他帮助自己在香港贸发局买来国际客户的资料,大海捞针般向全世界的这些客户发出信件。就这样,公司业务渐渐有了起色。

  30多年前,当叶建明刚刚进入手套行业时,香港有200多家相关企业。经过大浪淘沙,如今有30年以上历史的大企业,只剩下20多家,嘉鸿位列前三甲。1990年,叶建明在泉州的工厂投入生产;后来,他又在大陆的其他省、市开办了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手套大王”。

  爱国爱乡 支持公益慈善

  在金龙街道池峰路1号的嘉鸿集团门口的石墩上镌刻着几个格外醒目的大字:“热爱祖国,胸怀世界。”这正是叶建明爱国爱乡的真实写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业成功的叶建明依旧保持着关爱之心,他不仅乐于支持家乡基础建设,也时刻关心家乡的教育、敬老事业。捐建“希望小学”、资助鲤城困难学子、向鲤城区慈善会捐赠300万……这样的慈善捐资例子数不胜数,“人要有爱心,要有善心。”叶建明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除了捐资,他还实地考察,了解并监督善款使用情况。

  2002年,叶建明加入香港泉州同乡会,他找到了一种家乡的归属感。2017年3月,连任香港泉州同乡会第十三、十四届会长的叶建明在同乡会第十四届理监事就职典礼上宣布,同乡会正式更名为香港泉州社团联会。“我想做实事,不愿意做表面功夫,抱着老一套不放更不是我的风格,做社团是要出钱出力的,担任会长就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苦孩子出身的叶建明把“苦难”作为教科书,他的教育方法就是首先让孩子认识人生的艰难,创业的艰难。“我父亲常说,人没有辛苦,哪来世间财富,我也用这些话教育孩子。”“我还告诉孩子,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永远需要爱拼的精神,吃苦的精神。”叶建明将“爱拼敢赢”的精神传给孩子们,也教会孩子爱国爱乡,如今,三个儿子都成长为爱国爱乡的青年。2016年,大儿子叶华雄、二儿子叶华源分别当选为泉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和鲤城区第九届政协委员。

  2018年,叶建明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自1997年起,他就成为基层政协委员,先后担任过鲤城区政协委员、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直至福建省政协常委。多年来,他提交的诸多提案建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获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纵观叶建明的发展轨迹,个人梦想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其实每个普通人生活中的点滴变化,都是国家发展进程的普通人身上的投影。当叶建明在天安门上观礼时,他强烈地感受到再平淡的生命历程,也与共和国的命运同频共振,“广场舞大妈展现的是中国老人幸福晚年;快递小哥讲述的是中国最基层青年的努力……各行各业民众游行代表发自内心的欢笑,很美,很令我感动!另外,我看到游行队伍中看到很多年轻人、少年,还有学生,他们的朝气、欢笑,充满青春活力。他们打出的‘祝福祖国’标语,很感人。青年强则国家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这令我对国家发展更有信心!”

原标题:【家在鲤城】白手起家创事业,爱国爱乡系桑梓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斩获全国亚军!泉州市城东中学啦啦队闪耀全
  • 配套再完善!泉州中央商务区一批项目迎来新
  • 泉港区举办“厚植家国情怀 墨韵礼赞泉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