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勾勒出未来五年泉州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迈向万亿经济强市的建设号角,催人奋进,令人鼓舞。区将以这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谋划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
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未来五年要实施“两个打造”、推动“两个建设”、加紧“六个提升”的战略部署,今后,鲤城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创新实践“2121”发展思路,以小博大,以特博强,全力打造城市、经济、文化升级版,努力在对接融入“五个泉州”建设中加速崛起、赶超跨越。
一要“增强两大动能”。并重推进江南新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的功能升级,使之成为鲤城赶超跨越的“双引擎”。其中,江南新区按照新区单元控规“一带四区”定位,在业态升级和功能配套升级上下功夫。业态升级方面,重点加大新兴三产的布局和推动力度,在江滨南路沿线、站前大道两侧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在南迎宾大道北侧及紫帽山-乌石山、展览城周边板块分别打造中心城区休闲体验区和区域电商总部基地。功能配套方面,要加快完善路网、地下管网、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让新区形成聚拢人气的新“磁场”。国家级高新区,要以创建泉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目标,以加快发展光伏微波产业特别是打造百亿级微波产业基地为重点,以构建提升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推动其向知识经济和产城融合跨越。
二要“释放一大优势”。就是要谋求古城文化优势最大化,坚定重振海丝古城的雄心,围绕建设世界海丝文化会客厅的目标,实施文旅品牌提升行动和文旅产业倍增计划。前者通过打好海丝牌,加大“海丝”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开发,全域化打造海丝古城,建设世界海丝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后者通过精准策划推动,专门设立文旅产业项目库,组织专业团队走出去招商,持续做好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园等大型文旅试点项目,做大文旅产业规模。
三要“提升两大骨干”。引导纺织服装、机械汽配两大传统支柱工业提升产业链、价值链,让“老树”开“新花”。一方面,引导企业走好智能制造之路,确保到2020年全区60%以上的规上制造企业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走好服务型制造之路,实施“互联网+制造”,让制造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等高价值的环节延伸拓展。
四要“抓牢一大关键”。实现既定奋斗目标,关键在党,要更加突出党建的核心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夯基层、打基础的党建项目,编织一张全覆盖、管全体的制度笼子,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激情的专才干部队伍,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