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们学习木偶表演
闽南网7月1日讯 你玩过掌中木偶吗?你有上台表演,和木偶亲密接触过吗?上周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周第二站之“文化之都·大美晋江”在鲤城西街旧面粉厂开锣,我们40多名海都小记者们也搭着海都文化大篷车经历了一场“木偶奇遇记”。来自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5位老师们,和我们面对面,教大家一起学习媒婆、衙役、狮子、彩绸和牌耙打5个木偶角色的表演。
这小小的掌中木偶看似简单,可要让5个手指头一起做不同的动作,小手指们就不那么配合了。一会儿不是小拇指碰到无名指,就是大拇指碰到食指,这平时看似灵活的五根手指,在表演起掌中木偶时,可就让我们小记者们颇感高难度了。
玩掌中木偶真是不容易
海都小记者张一鹭(晋光小学三年三班)
今天,我参加海峡都市报小记者活动——玩掌中木偶。
我这一组玩的是舞绸带的。老师先演示了一遍,然后指着木偶的头下面一个小洞说:“看,这个地方是食指放的地方,木偶的左手是我们的大拇指,右手是我们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舞绸带的时候,食指不弯,不然木偶的头就低下来了。中指要和无名指、小指并排,要用力转动。”
我把手形摆好,又试着在空中转了几下,嘿,还真好转。于是,我壮起胆子,举起了手。老师就把木偶套在我手上,食指在“头”里,大拇指负责“左手”,剩下的指头负责“右手”,另一只则抓住小木偶的脚。哈!没放错!我高兴极了,试着转了几下,真没想到,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却这么不容易!绸带就像顽皮的小男孩一样,一直绕着木偶手中的那根小棒子转。老师帮忙把绸带拉直。我继续转,绸带还是像“跟屁虫”似的,紧紧地跟着小棒。我用力甩了甩,才把绸带甩开。练习了好几回,嘿,绸带散开了,在空中飞舞起来!我好像刚刚找到了一点感觉,可惜,要让给别的小记者体验了,我只好取下掌中木偶。
这十几分钟的体验虽短,却让我深深感受到掌中木偶的不简单之处:手指头不仅要灵活,还得有力!你看,我只玩了一会儿,手指就又酸又疼的。看来,玩掌中木偶真是不容易啊!
学木偶传闽南文化
海都小记者纪泺君(晋光小学四年四班)
今天,我们海都小记者在西街体验闽南泉州木偶,我也情不自禁地报名了。
到了舞台,我们入座后,几位木偶名家给我们展示了木偶,有排打,有锦女,各式各样的木偶看得我眼花缭乱。木偶中我最喜欢狮子,它那毛茸茸的身子一摇一晃的,十分可爱。到了学木偶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学学怎样玩转狮子,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当拿起狮子时,狮子像泰山似的坐在我手上。老师教了我四个动作,把狮子举高,先往左边摇几下,再往右边摇几下,就是在给大家打招呼,然后屁股摇一摇,把身子转起来,就是在亮相。我多练习了几次,老师见我熟能生巧就让我上台表演。
在舞台上我十分紧张,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把台下的人当成布景。”一会儿,轮到我了,举高、左摇右摆、旋转,我熟练地完成了全部动作,台下掌声阵阵,这是小伙伴们在给我喝彩呢!
走下台,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怎样让木偶“活”起来,更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我们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