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德化 > 城乡建设 > 正文

德化桂阳:千亩姜田迎丰收

来源:瓷都德化 2025-11-05 15:23 http://www.mnw.cn/

  近日,桂阳乡千亩姜田迎来丰收。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碌地采挖、分拣、装车,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香气,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桂阳乡立足资源优势,将生姜种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重点打造,通过创新种植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让传统生姜产业焕发出新生机。2025年,全乡生姜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预计产量突破2300吨,昔日的“小特产”已茁壮成长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模式创新破解产业“老难题”

  “以前自己种,总是担心技术和销路。现在跟着大户干,技术有指导,销路有保障,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姜农林朗照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

  面对以往农户分散种植、抗风险能力弱的困境,桂阳乡积极探索“大户引领、小户跟进”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鼓励和支持有技术、有经验的种植大户扩大规模,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通过“传帮带”的模式,将先进技术、市场信息与分散的农户紧密联结,不仅优化了种植结构,更快速扩大产业规模,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效益多元激活乡村“金产业”

  蓬勃的姜产业为群众打开了“一块土地,多份收益”的增收之门。农户既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更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生姜的栽种到秋收,我都在这里务工,每天工资2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增收两不误。”王春村村民黄兴福说。

  据统计,生姜种植与采收环节已累计吸纳周边100多名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同时,桂阳乡主动对接外部市场,积极与泉州、厦门等5家大型商超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从“提篮小卖”到“定向产销”的转变,让姜农吃下了“定心丸”。

  “去年我们农场种植20余亩,总产量35吨,收入达20万元,今年扩种到50亩,按目前收购价,预计今年能有一个更好的收益。”望着长势喜人的姜田,种植户黄美和信心满满。

  链条延伸夯实振兴“硬支撑”

  “我们不再满足于只做原材料的供应商,随着集散中心和加工设备的落成,为我们下一步开发姜片、姜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桂阳乡产业振兴项目负责人陈福钦介绍。

  桂阳乡正全力推动生姜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的战略转型。在彭坑村建设综合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并引进了现代化加工设备,迈出从“卖原料”到“深加工”的关键一步。同时,该乡聚焦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统筹投入500多万元,系统性推进农田水利与交通设施的改造升级,有效破解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灌溉与运输瓶颈,为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打下“硬基础”。

  (记者 郑智得通讯员 颜凤铭)

原标题:德化桂阳:千亩姜田迎丰收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大学安溪文化研究中心2025安溪培训班暨
  • 厦门大学安溪文化研究中心社科主题讲座顺利
  • 晋江市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 深沪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泉州知创园正式开园(视频)
    泉州知创园正式开园(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01 调贬16个基 AI一镜到底丨锡兰王裔在泉州的传奇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辖区CPI平稳运行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 全运会拳击比赛:奥运冠军常园晋级八强 漳州:30个市级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斯诺克国锦赛奥沙利文无缘十六强 2026年漳州体育中考项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