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安溪,骄阳似火,生机勃发。
穿行茶乡大地,“大白濑”“大三环”等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吊臂起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一线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忙生产,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与这火热场景相呼应的,是一组亮眼的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县固投新增入库项目217个,同比增长41.8%;成功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520.59亿元,超时序15.07%,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攻坚:
快马加鞭,势如破竹
走进城东污水处理厂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细格栅、AAO池及二沉池已投入运行,日处理水量约1万吨,排放标准达到一级B。作为城东片区扩容提质重任的关键工程,正是安溪县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安溪县紧扣加速产、城、人深度融合目标,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同步发力产业提升与安全韧性提升,推动城建项目“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列入市级“抓城建提品质”项目165个,已开工150个,累计完成投资89.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4.24%,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除城东污水处理厂,项目一线捷报频传。国泰达鸣生产项目部分房屋面梁板浇筑已完成;千安消防(安溪)厂区项目正加快外立面装修;健为医疗三期研发中心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告竣……一个个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一个个施工现场,你追我赶,竞相建设,澎湃着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发展的强劲脉动。
国泰达鸣精密五金制造生产项目黄东华/摄
项目提速的背后,是机制护航的有力支撑。安溪县充分发挥项目攻坚总指挥部“中枢”作用,“三局三办”每周定期协调调度,截至6月底已召开26次协调会,精准破解72个重点项目堵点难点;创新推行“局长促投产”服务机制,县直部门“一把手”带头下沉,全周期、全链条护航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纳统,真下现场、真解难题、真见成效。
这套问题导向、靠前服务、闭环管理的高效模式,强力驱动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时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安溪速度”,成为“项目提效年”最铿锵的实干强音。
“制定集中开竣工活动方案,积极参加全市重大项目暨重点招商项目集中开竣工、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及文旅项目开竣工等活动,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接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县发改局局长叶政贤介绍,将继续常态化一线调研督查,紧盯未开工的重点项目和剩余计划开工项目,高频协调督促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开工、稳步推进。
截至6月底,全县558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58.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17%,超时序进度17.17%,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招商:
硕果盈枝,动能强劲
大项目、好项目从何而来?答案掷地有声: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项目,更是后天的效益!
今年以来,安溪县紧扣“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行动,将招商引资视为“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一号工程”和“源头活水”,以更大格局、更实举措、更强力度,为“项目提效年”注入汩汩活水。
招商引资的战场上,县四套班子领导挂帅出征,乡镇干部紧跟其后,职能部门协同作战,马不停蹄“南上北下”叩门招商。他们的足迹遍布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大西南地区等经济热土,瞄准行业龙头、“链主”企业等,倾情推介安溪优势、洽谈合作意向、破解落地难题。这种顶格推进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招商层级和成功率。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达172亿元。
精准招商的核心路径,在于深耕“链式招引”。“围绕精制茶加工、光电信息、新能源技术等重点产业链,细研上下游关键环节,按图索骥、靶向发力,实现从‘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构建’的跃升。”县招商办主任许奇树介绍,如引进亿枝春乌龙茶新茶饮原料茶生产加工项目,同时牵头梳理泉州市乌龙茶产业链招商图谱,为茶产业链精准招商提供“导航图”。
与此同时,乡情侨力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动能。今年以来,安溪县精心搭台,先后举办“溪联两岸 安创未来”安溪县招商推介专场活动等,推动正统亿原料茶生产基地等12个侨港澳台及在外泉商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04.8 亿元,超时序进度15.5%,实现“归巢经济”新突破。
锚定高质量发展,安溪县招商高举“三高”标尺——高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绿量。全县招商系统聚焦这些引领未来的产业项目,主动出击,抢占高端产业链制高点,攀升价值链核心环节,为县域经济注入更强劲、更可持续的新质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持续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抓投产、促纳统、优存量、造业态”闭环运作管理机制,全力打造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2.0版本。聚焦载体升级赋能招商,工业园区持续释放强劲“磁吸力”。截至5月底,“四个一批”园区已完成招商企业数36家,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新增产值32.05亿元。
如今,招商引资的“金种子”正破土成林,结出累累硕果。弘桥温泉生态旅游区、城东商业文旅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众多行业龙头接踵而至,为安溪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营商环境:
梧桐繁茂,引凤来栖
大项目纷至沓来,好企业争相落户!安溪这片投资热土,正上演着从“筑巢引凤”到“为凤精筑暖巢”,再到“育得枝繁叶茂、引得百凤来栖”的精彩蝶变——其背后,是安溪县持续点燃投资“热度”、提升营商“引力”的生动实践。
“从立项到拿证,一路绿灯,速度超乎预期!”谈及“和平百茶智慧园二期”项目的审批经历,和平百茶负责人陈和平对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赞不绝口,专程为县行政服务中心送上锦旗致谢。
如何让项目跑出“加速度”?安溪县亮出“集成服务”妙招。近年来,安溪县积极协调发改、资源、住建等关键部门审批骨干入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系统性“砍”环节、“压”时限。今年以来累计审批各类工程项目239个,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梧桐欲茂,必固其根。安溪县持续深化“进窗口走流程”活动,聚焦“无证明城市”“数据最多采一次”等关键改革,“沉浸式”找痛点,完成即知即改问题45个;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围绕服务需求,通过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链办理整合26个“一件事”,并在省网上线;全域开展“反向跑一次”活动,推动服务向“主动破题”跃升,全力疏通政务服务堵点49处,营商环境优化始终在路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安溪县将“如我在诉”理念深植司法服务,创新建设“法院+公安+市监”协作涉诉主体信息查询共享平台,率先推行“免于提交”工作机制,延伸推进“免于证明”“免于审批”工作事项,加速诉讼服务领域“无证明化”进程,推动“减证便民”走深走实。4月10日,“三免机制”成功入选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为全省树立了标杆。
还有更多服务举措,解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深化实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放款金额达115.44亿元;建立健全准营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体系,推动市场主体“既准入又准营”;创新“四个一”优才服务机制,打造暖才新生态……这一系列精准滴灌、暖心护航的举措,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企业家们投资、扎根、深耕安溪的信心指数持续攀升。
因为“懂你”,茶乡安溪更加可期。叶政贤表示,将聚焦“惠企最大化”核心目标,探索组建“惠企服务联盟”,集成资源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服务,并深化政务服务数字化变革,搭建“扫码入企”“税驿站”等系统,持续拓展“安溪温度”与“安溪速度”深度与广度,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安溪最鲜明的标识、最持久的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融媒体记者:吴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