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8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漳州市聚焦托位少、托育难、托育贵等问题,立足职能定位,充分利用公办幼儿园现有环境、硬件设施、教师配置等资源,积极探索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有力缓解公办幼儿园资源闲置与托育需求缺口的结构性矛盾。
坚持规范在先 强化制度引领
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托育服务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将公办幼儿园托位改造列入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先后制定出台《漳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漳州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政策、监督管理机制、托育服务形式、具体保障措施等,促进托育工作规范良性发展。
突出试点先行 打造示范样板
漳州市委编办会同教育、卫健等部门,在市直、龙文区、漳州台商区选取5所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作为幼托一体化试点,并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分批次扩大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覆盖面。目前,全市共有21所公办园实行托幼一体化,每家幼儿园开设1个托班,招收2-3周岁幼儿,每班幼儿数不超过20人。
主动服务靠前 精简办班流程
落实公办幼儿园托育班简易备案登记程序,简化备案材料,优化审核程序,降低备案成本,并规范幼儿园托育班设置,全面提升托育班保教质量。市委编办开通“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报材料清单、办理流程,按照有关程序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增加托育服务内容,全力服务保障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
强化人员保障 夯实师资队伍
结合托育实际需求,优化教师编制资源配置,为构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精准高效的编制资源保障,助力托幼服务规范优质发展。目前,每个托育班配备2名教师、1名保育员,一些省级示范公办园多增配1名教师。同时,注重保教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举办漳州市托育机构和幼儿园托育班负责人培训班,共计113人参加培训,有效提升公办幼儿园托班人员专业化水平。
为破解托位不足、托育成本高等民生难题,福建省漳州市立足公办幼儿园资源优势,通过制度创新、试点先行、流程优化及师资强化等举措,全面推进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市已有21所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每班配备专业师资,为2-3岁幼儿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有效缓解“公办资源闲置”与“家庭托育需求缺口”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