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6日讯(通讯员 洪一凡 朱超聪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11月4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在闽台产业融合花卉基地举办浦台产业融合成果展活动。漳浦县副县长陈宜贵、陈志元,县政协副主席张少榕等出席活动。
现场共分为蝴蝶兰展区、三角梅新品种展区与台湾特色农产品展示区等三个区块。蝴蝶兰展区内,各个品种的蝴蝶兰竞相绽放。
“我们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供应链公司,目前拥有3.5万平方米的蝴蝶兰标准温室。”漳浦县精英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樟金说,公司每年生产蝴蝶兰大、中、小苗开花株约300万株,年产值超2000万元。
据悉,漳浦台创园目前已建立全省唯一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库,拥有种质资源4000多种,园区内已获得国家植物(蝴蝶兰)新品种权证204个,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依托种质研发优势,带动发展漳浦蝴蝶兰企业36家(其中台资14家),2024年产值超3亿元。
在台湾特色农产品展示区,来自大茂、天福等台企的佐饭菜、凤梨酥、蔬果冻干等产品整齐陈列,台湾凤梨、莲雾、红心火龙果等“宝岛味道”香气四溢。
此次成果展不仅展示了在花卉产业集群建设上的新突破,也为闽台农业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
目前,漳浦台创园正聚力产供销一体、融合农文旅、协同种养加,打造闽台产业融合花卉示范基地。
“我们以花卉为媒、以茶香为桥,持续深化闽台农业技术、资本、人才的合作交流,推动花卉产业从‘单点零散发展’到‘集群化、高端化、全链条升级’转型。”漳浦台创园宣传干部黄晴表示,下一步,园区将依托“国家级台创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双平台优势,重点打造闽台产业融合花卉基地和台青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据悉,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2006年4月由农业农村部、国台办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近年来始终走在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最前线。目前园区已引进299家台资农业企业,形成了花卉、茶业、果蔬三大产业集群,年产值达35亿元,带动了上千名台胞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