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6日讯(通讯员 孙铭轩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国网常山开发区供电公司,有这样一位“侨乡电管家”——钟德玉。她身兼综合管理部七级职员、侨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双职,不仅是第五届中央企业侨联委员会委员与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代表,更以一串亮眼荣誉诠释责任: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漳州市三八红旗手……如今,她再挑重担,以“电靓侨心”工作室主任与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常山钟德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的身份,持续为侨乡注入温暖电力。

重阳暖程:电力红马甲的温情纽带
10月28日,重阳节前夕,钟德玉带着服务队的“红马甲”们,拎着慰问品踏巷而来——这抹鲜亮的红色,是侨乡老人重阳佳节里最熟悉的温暖信号。
“小钟啊,一听见门响就知道是你们!”80多岁的印尼归侨阿婆笑着握住队长钟德玉的手,皱纹里漾开的笑意,是她对这支常来常往队伍的亲近。从印尼漂洋过海扎根常山的阿婆,早把服务队的牵挂当成“家的念想”。
队员们的脚步未停,又走进另外两户归侨孤寡老人家中,把牛奶递到老人手里,与老人唠起年轻时在南洋的旧事,没什么特别的动作,却把重阳的暖,轻轻放进了老人们的日子里。
老巷的温情尚未散尽,“红马甲”的身影已出现在双山社区长者食堂。食堂后厨刚新添置了大容量蒸炉箱,队员们正麻利地更换空气开关——这是食堂扩容后的电力保障,也是烟火暖意的“稳稳托底”。
随着翻炒声起,饭菜香漫进食堂,阿婆望着队员递来的热汤红了眼:“当年漂洋过海回家,如今这碗热饭,就是‘家的味道’。”饭桌上,夹菜的手、倾听往事的笑,让“服务员”成了长者们的“身边人”,食堂的烟火气里,盛满了侨乡的安心。
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常山双山社区长者食堂已温暖70余位长者的日常,而该服务队的暖,早已从“电”延伸到生活细处。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为2个社区1个村的长者食堂提供志愿支援,共捐出米、油等物资价值4000余元,惠及社区长者800人次,让爱在电力服务中持续传递。
满格电力:守护学校的安全之光
每年开学季,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常山钟德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都会走进常山开发区多所学校及幼儿园,开展开学前用电安全专项检查,用责任照“靓”师生的开学之路。
在各所幼儿园,队员们携带工具包直奔用电关键区域——活动室、午睡室、食堂,逐一对供电线路、插座开关等设备展开细致排查,尤其紧盯新增LED屏的用电安全,避免设备运行隐患。排查间隙,队员还向校方负责人详细讲解幼儿用电安全防护要点,反复叮嘱需定期开展用电自查,从源头筑牢校园用电安全防线。
来到常山中心小学,针对教学楼、实验室用电设备密集的特点,队员们分组行动,对各楼层教室的照明电路、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无死角、无遗漏。同时,他们向值班老师发放《校园安全用电手册》,并现场演示手册中的重点内容,帮助学校进一步提升用电安全管理能力。
每次专项检查,服务队均能排查整改用电安全隐患5处左右,发放安全宣传资料50余份。从幼儿园的细致排查到小学的“拉网式”检查,从设备隐患整改到安全知识普及,钟德玉带领的这支服务队以“电力人”的专业与责任,将安全保障延伸至校园每一个角落。
精准赋能:激活侨乡企业发展动能
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常山钟德玉)共产党员服务队始终坚持主动上门服务,定期走访辖区内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面对面沟通倾听诉求、零距离对接解决问题,为侨乡企业发展精准注入电力动能。
面对生物质燃料加工企业,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与用电需求,针对其生产环节用电复杂、错峰用电难等痛点,结合峰谷电价政策与企业生产节奏,“量身定制”科学用电方案。以某生物质燃料企业为例,该企业自成立后发展迅速、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服务队制定的方案实施后,企业每月用电成本降低约5%,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针对食品行业企业,服务队则紧扣行业用电特性,一方面详细解读最新电力政策,帮助企业吃透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围绕优化用电管理模式展开深入交流,从设备能耗管控、用电效率提升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赢得企业广泛认可。
近年来,在钟德玉的带领下,国网常山开发区供电公司持续搭建与辖区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桥梁,坚持把“问需于企、解困于企”放在首位,主动收集用电诉求并第一时间响应,真正将“为企业发展赋能”落到实处,成为侨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电力后盾。
从为归侨老人送去重阳温暖,到以专业电力服务守护校园安全,再到精准赋能侨乡企业破解发展难题,钟德玉的每一步行动,都紧紧围绕侨乡群众与区域发展的核心需求。她以党员的赤诚之心扎根侨务与民生事业,把“服务侨胞、助力发展”的承诺融入每一次电力保障、每一回帮扶实践中。这份以“电”暖侨、以“心”连侨、以“能”助侨的坚守,让“电靓侨心”不仅成为一块服务招牌,更成为连接党心与侨心、民心的温暖桥梁,让侨乡的每一份期待,都能被电力的温暖稳稳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