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6日讯(通讯员 张锦虹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基层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在南靖县山城镇,一场“选贤能强队伍、兴宣讲聚民心”的实践正在生动上演:通过工作助理员竞聘锻造实干骨干,依托“福小宣·荆城颂”宣讲品牌传递政策,形成“队伍建设强根基、理论宣讲促落实”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格局。
10月31日下午,山城镇举办年轻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比赛暨工作助理员竞聘活动,以“以赛选才”方式为理论落地储备骨干力量。

此次竞聘邀请南靖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社工部、团县委、党校等部门代表组成专业评委团,镇全体干部职工全程参与见证。22名参赛干部以“述职演讲”为核心载体,将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融入岗位实践规划,围绕工作经历、岗位认知及未来思路举措展开详实阐述。评委紧扣“政治纪律、岗位认知与工作思路、语言表达、形象态度、时间控制”五项指标综合考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竞聘现场,年轻干部们的演讲尽显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科技自立自强’,对我们镇的特色农业来说,就是要把金线莲种植的‘土经验’升级为‘新技术’。”一名干部结合本地产业实际解读政策,提出“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的基层服务方案;另一位干部则聚焦“基层治理”,对照全会“完善基层治理体系”部署,规划“网格宣讲+民意收集”的工作路径。
“这场竞聘既是能力检阅,更是思想淬炼。”评委组表示,选拔出的骨干力量将成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与践行的“先锋队”,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人才根基。
山城镇还以重点打造的福小宣·荆城颂宣讲品牌为纽带,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传递至基层末梢。这支汇聚党员干部、教师、文艺骨干及退休老同志的队伍,秉持“以‘小’见‘大’传精神”的理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破解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

宣讲队摒弃“一张稿子念到底”的刻板模式,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核心要义转化为鲜活的文艺作品。队员们紧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等宏大主题,融入快板、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在街头巷尾,快板词里的惠民政策引得居民驻足;在田间地头,结合金线莲、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的讲解让农户频频点头;在老年大学,生活实例拆解的理论精髓让老人们听得明白。“以前觉得政策离得远,现在宣讲队把‘大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咱心里透亮了!”一位农户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
从“以竞聘强队伍”到“以宣讲聚共识”,山城镇始终以“服务中心大局”为主线,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下阶段,山城镇将持续深化福小宣·荆城颂品牌建设,持续完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推动宣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完善干部“宣讲+实践”培养机制,让选拔出的骨干力量在一线磨炼成长。通过“理论武装头脑、实干践行使命”的双向发力,引导干部群众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优化、民生福祉提升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