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31日讯(通讯员 汤平 黄森 陈蕾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一顿热乎饭,一份民生情。10月29日,华安县丰山镇玉兰村幸福食堂揭牌仪式圆满完成,在场一片欢声笑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幸福食堂的建成是玉兰村老人们期盼已久的一件大好事。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养老服务的严峻挑战,华安县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推出“幸福食堂”特色运营模式,目前华安县已有四个示范点。

沙建镇大坑村示范点在原有长者食堂项目基础上,争取上级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为大坑村老人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积极学习其他农村幸福食堂的先进经验,争取多方支持,广泛征求意见,并将在运营过程不断调整完善,探索出实用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幸福食堂”以“一顿热乎饭”为切入点,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村级管理、多元筹资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资金保障是养老服务可持续的关键。华安县坚持“六个一点”的多元化资金渠道,有效汇聚政府、社会、村集体和个人多方资源。食堂普遍实行梯度收费,对70岁以上老人仅收取3元优惠价,百岁老人免费,既体现了公益属性,又确保了运营的可持续性。
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各村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将废弃空置场所改造为幸福食堂,节约了建设成本。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让幸福食堂更好地融入乡村生活,成为村民熟悉的“第二个家”。
除了提供餐饮服务,各食堂还积极拓展服务内涵。有的开辟文化活动空间,有的引入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吃饭不用自己煮、医疗保健在身边”的服务延伸。
从解决“一顿饭”入手,华安县以幸福食堂为支点,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创新运营机制,正在稳步撬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大格局。如今,这些飘散着饭菜香的幸福食堂,已成为华安县温暖的民生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