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陈东凤 卢国义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漫步在平和县大溪镇下村村,整洁的道路、优美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已蜕变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卫生村,村党支部更是获评五星级党支部。
组织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当地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凝聚各方力量结出的硕果。下村村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在平和县烟草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陈金彪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扑下身子、扎根基层,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准确把握村民所思所盼。陈金彪书记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举办春节“村晚”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更成功募集公益建设资金28万多元,带动各村民小组及民间理事会踊跃集资50多万元,为村庄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干群联动: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大溪镇党委创新推行的“四领机制”在下村村取得显著成效。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包干负责项目建设,新修建的环村休闲步栈道“下村基点连接段”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党员带头示范引领,设立责任区带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乡贤能人积极贡献力量,参与修缮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
通过党群共建、干群同心,下村村实现了全方位的变化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村民小组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古老的客家土楼“莲花楼”旁的池塘经过清淤整治重现生机。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依托“南方小黄山”灵通山与“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新荣水库“鲤鱼湖”美景,生态旅游新业态正在形成。乡风文明持续提升,通过建设村口祖训文化墙、开展政策宣传等活动,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大局观念不断增强。
成果共享:绘就美丽乡村幸福图景
“我们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树新风,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下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劲松的这番话,道出了下村村成功的关键。如今的下村村,不仅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了。
大溪镇党委组织委员表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完善“四领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下村村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