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8日讯(通讯员 卢国义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人们常能看到一个特殊的身影:左手腕空悬,右手却麻利地分拣包裹、填写单号、搬货上车。他是江兴达,一名“90后”快递员,也是镇上4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先天性左手腕缺失的他,用十年时间独掌撑起乡村物流网络,让快递车变成“幸福直通车”,更用党员初心点亮了山乡人家的民生灯火。
江兴达入户为行动不便的留守家庭上门送件
“大学生送快递?能行吗?”
2012年,福建商学院物流专业毕业的江兴达回到家乡大溪镇“送快递”,引来一片质疑。彼时的山区乡镇,快递还是新鲜事物。“物流是乡村振兴的血脉!”他顶着压力,租下一间小门面,开始了创业。
没有手掌如何打包?江兴达用行动回答。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用左腕抵住纸箱,右手飞快缠绕胶带,10秒完成标准封装。“这是‘独门秘籍’!”他笑着展示——以腕为支点,配合牙齿固定胶带,多年练就的“孤掌打包法”甚至比常人更利落。
“阿达的脑子就是活地图”
“陈婶的降压药下午3点前得送到,吴叔家的柚子箱要加固防震……”江兴达的脑中装着全镇的收件需求和路线图。大溪镇全镇面积139.5平方公里,地广路多,四通八达,山路崎岖,他硬是摸索出最优派送路径,日行百余公里不走冤枉路。
江兴达为卖药材的农户上门取件线上销售,打包寄往城里
“阿达,我家闺女急用录取通知书!”去年夏天,暴雨冲垮了通往赤安村的桥。江兴达二话不说,绕行5公里泥路,把快件交到考生手里。“这孩子总说‘快递等不得’,其实是他把乡亲的事当自己的事。”村民吴大姐感慨。
快递车开进果园,农产品走出大山
2015年,江兴达迎来事业的上升期。多家快递企业邀他加盟,他借势完善扩展物流网络,更瞄准了农产品“出山难”的痛点,为当地土特产品“货畅价扬”创造了转机。
江兴达在快递站点为留守老人取快递核对个人信息
在大芹村果农老林的柚园里,江兴达正帮着装箱。“过去运柚子要雇车拉到县城,成本高还压价。”老林擦着汗说,“现在阿达直接到地头收,手机一点就发全国,一斤多卖2块钱!”如今,他的团队日均收发1800多件,年助农销售水果超50万斤。
“党员就要做群众需要的那盏灯”
身为平和县非公快递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江兴达总说:“小包裹里有大民生。”
江兴达在驿站帮忙打包收回来的易碎物品,减少运输破损
开学季,他推出“学子包裹免费寄”;疫情期间,他组建党员车队运送防疫物资;路上遇见群众有困难,他永远第一个冲上前。“快递员是‘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在漳州市快递行业团工委宣讲会上,他的发言引发共鸣。
从“独掌打包”到“独当一面”,江兴达用十年诠释了“残缺身躯亦可铸就完整人生”。如今,他的微信好友满5000人,占全镇人口1/4;更多年轻人受他感召返乡创业。正如镇干部所言:“阿达的快递车,拉来了山乡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