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廖一帆 余婷婷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惠民政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芗城区巷口街道以“民情大起底 服务提质效”行动为抓手,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创新机制建设、深耕为民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统筹联动 凝聚多方合力促落实
街道党工委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3次、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144场次,以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为当前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行动方向。办事处及时召开4场民情大起底专题部署会与推进会,明确工作路径与责任分工,构建起“党工委牵头、部门协同、社区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依托社区“大党委”平台,区级领导班子、55名区直单位科级干部及街道14名班子成员分别挂钩16个社区、88个小区,形成多方协同、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同时,利用56块社区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全员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
创新机制赋能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多网融合”机制为基础,将辖区划分为16个大网格、76个小网格,推动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下沉网格一线,实现民情收集、问题处置“一网统管”。通过社区主官定期汇报、街道统筹调度,形成“街道党工委引领—社区党总支牵头—社区两委干部推进”的工作机制。结合街道“周挂点、月会商、季谈话”工作机制,做好挂钩领导每周深入挂钩社区、每月汇报重点工作、社区物业党建联席会、党群联席会等制度落实。结合“四色”清单,梳理完成《社区重难点攻坚情况表》,对357条民情民意、409个“四色”问题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了解群众各类民生诉求和“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有效激发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深耕为民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特殊困难群体,街道组织百余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及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以独居老人、残疾家庭、帮扶人员等群体为重点,严格落实月度、季度、年度“三必访”要求,累计走访群众4000余户。通过随访笔记信息台账,做到“家庭情况、人员类别、区域设施、隐患矛盾”四必清,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应”。坚持问题导向,以“五必到”为准则,将老旧小区改造、地下停车场建设、贫困帮扶等志愿服务、党建品牌建设、党建联建等103个基层党建工作领办项目纳入“四领”工作机制。已高效解决小区污水管堵塞、上门疫苗接种、老人居民社保认证、邻里矛盾纠纷等262项民生难题,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一步,芗城区巷口街道将持续深化“民情大起底 服务提质效”行动,锚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