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清华博士的选择警示“塑模”式教育

来源:红网 2012-11-26 08:58 http://www.mnw.cn/

  近日,清华博士生萧杨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其导师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表达惋惜与困惑。数日后,萧杨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封长信回复老师,“我已经厌恶科研了。”(《新京报》11月23日)

  萧杨的选择引发广泛争议,从报道中容易发现,对于智商较高的清华博士而言,他的选择不是随随便便得出的,而是深思熟悉后的结果。而要想从典型个例中寻获公共反思的价值,也需深入到当事人的心理抉择中去,从中去发现问题的实质,以及这问题是在如何影响一个年轻人的职业之路。

  他说,“此前一直坚持科研不是老师强迫的,只是因为我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我任务并且应该是我做的任务,不管我喜不喜欢,都会尽力去完成,不只是科研问题,甚至是帮实验室干杂活,都是完成的既快又好,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程老师以为我喜欢做科研”。可以说,萧杨对自身职业选择的反思,已触及了教育的软肋。

  容易看出,萧杨因为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所以导致他背离了自己原有的兴趣与爱好,而只是按照导师的要求来做科研,尽管也做的很好,但这却并不是他的快乐之选。相比而言,做一名老师能让他更有成就感。他的选择没错,可是谁错了?错就错在他从小就被教育成了“听话的好孩子”,一直在走别人指好的路。

  “听话的好孩子”是一个教育标准,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标杆。从上学开始,无论孩子的天赋如何,兴趣何在,本身“性质”怎样,都被类似标准所要求,这就像是有一个标准定型的模子,而教育则通过这个模子来给孩子们塑形,把孩子塑造成“科研奇才”“工程师”等社会有用人才。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与兴趣,背离了孩子真正的喜好。就比如萧杨可能原本喜欢教书,但教育制度却让他成为理工科博士,而当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快乐与成就所在,“当一名中学教师”式的背离的发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

  理想的教育应是培养人而不是按照一个或几个模子“塑造”人,它应按照每个人天性资质、兴趣爱好等的不同,给孩子们阳光雨露,助其自然快乐的成长成才,而不是简单的成为“听话的好孩子”,这样才不会出现萧杨式的职业尴尬。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创新性人才“不要用一个模子塑造人,千篇一律就没有创造性。”而知名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也通过大学生对梦想的追求与对墨守成规教育观念的反抗,讽刺了教育制度。

  清华博士萧杨最终认识到了自己快乐的归属,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其选择的勇气令人敬佩,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有如此的勇气?而国家、学校、老师在教育投入上的成本更令人心痛。

责任编辑:hdwmn_zhj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水利部对9省份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整治违规吃
  • 禁违规吃喝,不是禁正常餐饮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女星冯文娟官宣怀孕 曾出演《湄公河行动 蜂鸟悬停时翅膀的运动方式是什么?蚂蚁庄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洪濑洪梅石井东田英都督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洪濑洪梅石井东田英都督 S妈回应具俊晔在金宝山买房传闻:没听说 南安获省级补助2451.03万元 菲律宾邦阿西楠省马拉西基市代表团到南安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