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博弈安全
由于迅速可见的好处,滥用抗生素,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詹姆斯·提亚杰(JamesM.Tiedje)表示,“耐药菌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美国也存在耐药菌严重的情况。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有1.36万吨的抗生素用于畜禽生产,是其国内人口治疗用量的近4倍。
WHO已将耐药细菌作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大挑战之一,并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对控制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战略部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朱永官的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了上述三个养猪场的调查项目。他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保护主流抗生素的有效性非常迫切,因为目前开发新型抗生素极其困难。”
耐药细菌的大量出现,急剧消减了抗生素带来的好处,即使在执行严厉措施的欧洲,也得忍受抗生素的耐药性造成的巨大损失。根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估计,欧盟每年发生耐药菌感染病例40万例,由耐药性而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卫生健康费用支出,及由此导致的生产力下降的成本高达15亿欧元。
为对抗日益严重的耐药性,瑞典早在1986年迈出第一步,宣布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在禁用的最初两年,出栏的800万头肉猪由于饲料利用率的下降,至少多消耗了7万吨饲料。
丹麦也陆续禁止了多种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使用。停用之初,丹麦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600%,治疗性抗生素使用量呈比例增加,同时由于饲料转化率降低所致,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了8%-15%。
不过,几年后情况有所改观。2008年,丹麦国内养猪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量比最高时减少近50%,而养殖效益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包括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均略有提高。
WHO发布一篇报告指出,抗生素禁止用作饲料添加剂并未造成动物疾病的蔓延。2006年,欧盟成员国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通过改善营养供给、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养殖环境等,缓解抗生素禁用带来的一系列生产压力。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虽未禁止抗生素在养殖业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为控制其被滥用,也在1996年,联合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成立了国家抗生素耐药性检控体系。一旦发现耐药菌产生,该机构便会启动相应法律,包括收回药物使用许可证。另外,美国猪肉生产者协会会给养猪场提供详细指南,尽力使耐药菌问题最小化。
身在美国的提亚杰,更赞成欧洲的做法。他认为,不应该允许出于增产目的,把抗生素添加进饲料的做法,“尽管可能会提高肉类价格,更多的国家会选择在商业化养猪场中禁止使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抗生素,会使风险不断提高,人类正在丧失有效的抗生素”。
肖永红乐观地认为,中国也完全能够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推广时间长短主要依赖管理部门的决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