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事件涉面广影响经济
首先,地沟油事件影响台湾经济。食品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项目,与化工和基本金属在台湾制造业中具有同样的骨干角色,就台湾GDP产值来看,家庭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类占到8%;就商业销售而言,食品、饮料和烟草全年销售额达4576亿元。食品业受损,势必殃及周边产业,如餐饮业、观光业等。澳盛银行大中华研究部门发出报告,认为台湾经济将受到此事冲击,若能快速止血,预估今年GDP将减损40亿元。若一直延烧,恐会造成120亿元损失。台湾今年下半年GDP至少要减损0.1个百分点。
其次,地沟油事件冲击台湾“环保、健康、安全”的形象。“舌尖上的宝岛”台湾历来以“安心”为口号的美食享誉全球。近年来,发生的塑化剂、黑心油以及此次的地沟油事件,使台湾的形象严重受损。许多民众既为食品安全隐患惶恐不安,也为台湾形象受损扼腕痛惜。“金字招牌”失亦容易得亦难。上海食药监督局要求厂商销售台湾地区的食品,必须提供合格证明。不少观光客开始担心在台的用餐安全。以凤梨酥、太阳饼等为代表的伴手礼销售热度也有所减退。
再次,地沟油事件沦为政党对抗筹码,影响年底“九合一”选举。地沟油事件发生后,国、民两党就责任归属问题已数度交锋。执政的国、民党痛批民进党执政的屏东县政府监督不力,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一味护短,“遇事就怪国民党,有责就推马‘政府’”。在野的民进党怒斥马当局无能,呼吁重建食品安全体制。国、民两党很难达成共识,导致台湾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渐弱。另外,地沟油事件适逢年底“九合一”选举渐入高潮,食品安全议题成为选战的主要议题之一,并持续发酵。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表示,若能当选,将修正检举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奖励办法,鼓励全民和内部员工检举,并将检举奖金调高至罚锾的50%。国民党新北市长参选人朱立伦提出未来应针对食品卫生管理方面修法增订“窝里反”条款,降低业者侥幸心理。民进党新北市长参选人游锡堃痛斥台当局无能。国民党屏东县长参选人简太郎表示屏东县政府早已僵化,失能又失职。年底选举日近,地沟油事件的余波将对选情产生一定的影响。
食品安全风暴终将平息,但其负面影响能否得到遏制,还需要政府与民众共同努力,改革制度,提高警觉度,建立“安心、健康、可信任”的食品产销体系,杜绝食品安全问题重现,再次赢得美誉。 (杨晶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