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不分区“立委”的存在?
但在一选区只能选出一名“立委”的情况下,非支持当选者的选民可能因此觉得代表性不够,区域型选举也可能受限于地方,无法让全台型的专业人士进入“立法院”。因此需要不分区“立委”来进行弥补。
不分区“立委”的规则?
不分区“立委”在各政党提出名单后,由政党票选出。比较特别的是,只有得票率过5%的政党能分到不分区席次。
计算方式是先将未达5%的政党票数平均分给有过的政党,再将得票比率乘上应选人数34席,整数部分即为所得席次。分配完后的剩余名额,再依剩余数大小分配。
另外,不分区名单有妇女保障名额,各政党的当选名单须有一半是女性。假设某政党当选两席,而名单顺位为男-男-女,顺位第二的人选将被跳过,而取第一位和第三位候选人为当选者。
关于2024年台湾“大选”最新消息:
为了争夺下届不分区“立委”,民进党各派系铆足全力。据悉,该党中执会11月15日将通过不分区“立委”名单,党主席赖清德近日接受台媒专访时称,“卫福部前部长”陈时中带领全民,完成历史性的防疫工作,赢得社会的肯定,“他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不过因为名单还在讨论当中,需经过明天中执会同意通过后,才能做最后确认。
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11月19日将送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党内力拱台当局前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与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纳“不分区立委”名单。但有国民党内人士强调,被提名的当事人要直接表达意愿,但二人皆未主动争取,恐怕“只闻楼梯响”。至于政治组的部分人选盛传已敲定,由国民党智库执行长柯志恩、前台南市议员谢龙介领衔。
整合CCTV4直通台湾、中国台湾网、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