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29日刊出评论说,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在上周成立所谓“中国事务委员会”时重申党的“台独”立场不变。此外,他紧抓住党内两岸事务的大权,排挤谢长廷;以“台独”神主牌压制党内要求调整两岸路线的声浪,显示自己一党之主的霸气。殊不知,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将无法与大陆交流,遑论重登“执政”舞台了。
文章摘编如下:
眨眼间已到年底,民进党两岸路线转型工程依然裹足不前。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在上周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时重申党的“台独”立场不变,不啻是向党内外宣告:民进党无意调整两岸主张。
在苏贞昌眼里,必自认打赢了这一仗:紧紧抓住党内两岸事务的大权,排挤主张“宪法一中”、“宪法各表”的“劲敌”谢长廷;以“台独”神主牌压制党内要求调整两岸路线的声浪,显示自己一党之主的霸气。殊不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将无法与大陆交流,遑论重登“执政”舞台了。苏贞昌即使掌握一党权柄,却再不能更上一层楼。
回顾这一年来,民进党不是没有打开“民共交流”大门的机会,尤其是大陆方面展现了务实灵活的政策。国台办主任王毅今年以来就多次强调,只要民进党放弃“台独”立场,两党就可进行党际交流。而对民进党人士,大陆始终敞开大门,只要支持两岸关系改善发展,都愿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大陆看一看、走一走,实际了解大陆的发展进步,以及大陆对台政策方向。
从今年早前民进党前发言人罗致政、青壮派“立委”萧美琴、林佳龙,到前新系大老洪奇昌,接连受邀前往大陆交流参访,到上月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到访福建和北京期间,不仅与大陆智库举行座谈会,还与大陆高层人士会面,都体现了大陆的善意和诚意,亦为对话营造了友善氛围。
然而,面对大陆递出来的橄榄枝,民进党似乎不以为然。今年大选民进党再次因“台独”立场而败北,党内要求“了解大陆、加强交流”的声音此起彼伏,苏贞昌在竞选党魁时也表明要加强党内对两岸政策的研究,当选后分别成立了“中国事务部”和“中国事务委员会”。时至今日,民进党终于承认对大陆认识不足,愿意正视两岸问题,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可惜不脱“台独”逻辑。尽管党内有人提议应称“两岸事务委员会”,以回应大陆的善意,但最终被否决。谢长廷等党内重量级人士亦拒绝参加“中国事务委员会”,使之失去了整合党内两岸主张的意义,而沦为名存实亡的空壳机构。正如岛内舆论所言,苏贞昌一手好牌,却落得个输局。
当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但民进党竟连站在两岸交流起点的勇气都没有。看来,民进党仍未充分意识到“台独”立场对党政治前途的伤害,仍然妄想四年后可卷土重来。两岸交流攸关岛内经济民生建设,一个没有切实可行的两岸政策的政党是无法获得选民信任的。不能赢得选举,一个政党的政治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