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国民党驻守海南的部队开始撤离,但是仍然有超过2.4万名国民党军人被遗弃在了海南。在这批被抛弃的军人中,有一群身份极为特殊的人员——约6000名先是被日军征召侵华,接着又被蒋介石留用打内战的台籍士兵和侨民。
“台籍日军”在海南
1942年,日本政府为了给不断升级的战争扩大兵源,开始在台湾募兵,让年满17岁的台湾青年进入军队,“台籍日本兵”从此出现,至日本投降为止,总计有8万多名台湾青年被征入日本军队,而被征为军属(当时日军用语,“军人佣人”之意)的更多达126700多人。这些“台籍日本兵”多数被送往南洋和西南太平洋岛屿,少数被派往中国大陆,海南岛因为其特殊的位置和当时日本的战略需求,成为“台籍日本兵”在中国最为集中的地方。
关于“台籍日本兵”的具体记载并不多。1945年后,他们中的幸存者也因为种种原因,要么掩饰自己曾经的身份,要么对往事闭口不提。不过,还是有一位名叫罗登辉的“台籍日本兵”为了存留自己的故事,写下两份自述,并藏匿在自家的墙壁中。
第一张纸条上写着:“我的名字叫罗登辉,原籍台湾台中州丰原郡,昭和18年(1943年)9月25日,被征用为日本军夫,被派遣到海南岛,直到终战为止。”第二张纸条上,记载更细致:“1943年,我被征用为日本军夫派遣到海南岛。我的任命是配属于日本横须贺海军第四特别陆战队的三等巡警(实为战斗员),月薪是日币85元50钱。1944年4月升为三家分遣队的二等巡警,1945年4月又升为二甲分遣队一等巡警,直到终战为止。”
台湾士兵在日军中主要从事后勤工作,但也有不少人被日军放在前线,其中部分参与了日军的战争罪行。战后,据知有26名台湾兵因虐待战俘被盟军国际审判庭判为战犯,处以死刑。
在海南,“台籍日本兵”当然不免要参与日军的各项行动,但他们被派至海南和派至南洋毕竟不一样,同胞之间,乃是手足相残,反戈一击后与大陆同胞并肩作战的大有人在。在海南战场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日军中服役的台胞陈狮秘密将日军情报递交在琼抗日游击队,不幸暴露身份,被日军严刑拷打,好在游击队经多方努力最终将其救出;郭耀传不仅为在琼抗日军队传递情报,还借机释放了被日军俘虏的抗日地下人员,被日军识破后,他毅然起义投入了抗日队伍;台北人彭自成,在1943年4月10日,趁日军操练时,夺得机枪,痛击日军后投入中方保安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