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建宁:小种子铺就老区发展金路子

来源:三明日报 2022-05-18 09:52 http://www.mnw.cn/

  近日,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村民黄强将一台高速插秧机停在田边,认真地调试插秧的株距、行距和深度。

  “秧来喽!秧来喽!”不远处,黄强的父亲黄勤建开着装满秧苗的三轮车,紧挨插秧机停稳。随后,一人驾驶,一人将秧苗放进秧箱,秧爪上下跳动,不一会儿,秧苗整整齐齐地立在泥土中。

  “你看,没有一处空蔸,不需要人工补秧。”到转弯处,黄强停下插秧机,回头望着刚插好的秧苗,露出了笑容。

  建宁位于由闽入赣的北大门,曾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和苏区闽赣省机关驻地,闽西北和闽赣省革命根据地中心,在五次反“围剿”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砥砺前行。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建宁的奋斗方向。

  闽江源头的独特条件,造就了建宁杂交水稻制种业。这些年,建宁县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小种子”逐渐成长为大产业。

  2021年,全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5.3万亩、3550万公斤,产量占全国杂交稻种约17%——全国每10粒杂交稻种就有1粒来自建宁。“建宁水稻种子”还获得全国唯一水稻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建宁正从种业大县向种业强县迈出新步伐。建宁县制种综合农机化率从2012年的60%提升至80%。“集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为一体的制种机械化模式,让制种更有奔头了。”客坊乡制种大户谢英华说。

  早在2013年,谢英华就看中家乡制种产业的前景,返乡创立福建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机械化制种。“以插秧为例,一台插秧机能抵40个人,不仅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插秧成本从一亩360元降至110元,利润也高了不少。”谢英华说。

  依托机械化制种、信息化管理,建宁种业产业发展集聚区加速崛起。禾丰种业、天力种业、华昊种业、华谷高科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促进建宁形成制种、仓储、加工、交易、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同时,建宁加快建设先正达集团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粮储建宁直属库等延链强链项目,以及粮食加工产业园、稻种线上交易平台等,进一步打造“中国稻种基地”。

  位于建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杂交水稻双创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刚刚完成土地平整。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将建设集企业孵化、种子线上交易、种业科技教育培训、科研及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孵化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40余家种业企业提供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进一步延伸建宁种业产业链。”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小种子铺就老区发展金路子。如今,建宁县有55家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2.35万农户制种增收,去年水稻种业总产值为28.4亿元。在种业的助力下,建宁连续5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水稻种子,成为老区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徐文锦 饶丽英

原标题:建宁:小种子铺就老区发展金路子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平潭两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租赁市场专项检查
  • 平潭推出“商转公”贷款新政
  • 中考期间天气晴好 考生注意做好防暑措施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今天92号、95号汽油最新价格查询 6月18日 观音茶韵香飘四海 ——安溪铁观音的产业 鲤城区委主要领导调研调度古城及周边交通 丰泽区委主要领导调研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工 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赴漳州调研 今年漳州有11万余名考生参加中考 漳州中考期间仍有雨 中考期间 漳州部分道路临时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