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经组织再评价,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存在心脏毒性不良反应,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停止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召回。这两种药品此前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流涕等症状。
存心脏毒性不良反应
本月底前全部召回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再评价,认为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存在心脏毒性不良反应,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停止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相关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已上市销售的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工作应于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目前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生产企业只有两家:
正确购买感冒药:
一定要看清药盒上这六个字
天气冷了,感冒常发,很多患者会选择到药店自己购买药物服用。那么除了以上两种药品全国范围内被停用、召回外,我们日常在选用感冒药品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有必要提及的是虽然大部分感冒药为非处方药物,在药店很容易买到,但是其中一些成分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大多数人毕竟不是医生不能一秒读懂一种药物,不过要是抓住下面这些“字眼”让你略懂感冒药,不买错药还是可以的。
1. “麻”: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感冒药一般除了商品名外,还有根据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扑伪麻片”,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主要成分,其中“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助于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状。
但是,伪麻黄碱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此外,它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和甲亢患者头痛、失眠等。孕妇和运动员也应慎用此成分。
2. “扑”:司机不宜用
扑尔敏(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名字里带有“扑”、“敏”、“苯”的感冒药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所以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服药期间最好保证休息。消化性溃疡所致幽门狭窄、哮喘发作、高血压危象的人也要慎用。
3. “酚”:肠道溃疡者慎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白加黑、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感康、快克、泰诺、感冒灵等常用感冒药等均含扑热息痛,它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虽然短期用伤害较小,但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
并且,这些药最好不要同时吃。此类药物在服药期间还应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药。
4. “美”: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是临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含此成分的感冒药通用名多含有“美”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应慎用这类感冒药,因为其中枢镇咳作用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此外,孕妇及痰多患者也要慎用右美沙芬类药物,妊娠3个月内妇女及有精神病史者则需禁用。所以,虽然美沙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但是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临床药师。
5. “清热”:风寒感冒别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中,有很多有“清热”字样,如感冒清热颗粒。清热类药物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清热是中医名词,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
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因此,清热类的感冒药不适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6. “解毒”:不能长期服用
牛黄解毒丸等药的“解毒”作用能改善感冒时的上火症状,但它们并非感冒药,如果长期服用对身体反而不好。中成药类的解毒药一般都含有清热成分。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同样,风寒感冒患者也不宜服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的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关于吃药,你还要知道这些!
最后看清药品包装或者说明书的指示内容,依医师嘱咐服用。若服用后有任何非该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必需立即回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