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读书时珍贵的好习惯
国内著名作家,著名出版人,两次入选作家榜首富,代表作有《九州缥缈录》和《龙族》等。可以说,江南的作品伴随着一代人的青春。为大家创作了不少好书的江南,也是一个“很重度的阅读者”。早在大学期间,他就在漫无边际的阅读中积累了很多关键词,研究了北欧和印度神话,涉猎了佛教和摩尼教的历史,还读完了全套的金庸和温瑞安。
在江南看来,阅读就像写作一样是种习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养成,“习惯了阅读,就像生活里始终多一种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式,去学习和体会,短暂地置身于另外的时空间了。”江南说,“读书和旅行是唯二能够让人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读书的人,他心里的世界要比不读书的人大,在这个眼界决定成就的时代,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而言,读书也是珍贵的好习惯。”
阶段不同心境不同,读书的类型也会有所差异,“但无非两种,一种阅读是纯粹消磨时间,而另一种则是充满着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冲动,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后者才能算作阅读。”小时候的江南喜欢读诗词和小说,现在他喜欢读历史,“不是教科书那样的历史,而是从某个特殊的角度去复刻某个历史时代和置身其中的人。”去年到今年读的两本书——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执行死刑的世家书《侩子手世家》和描写古巴革命前美国黑手党控制古巴赌博业的《狂欢至死》,始终让江南记忆深刻,“读完《狂欢至死》之后我还重温了《教父II》这部电影,艾尔·帕西诺饰演的第二代教父也在电影中参与了那场古巴变革,从穷奢极欲到流离失所,人性呼之欲出。”
江南是一个很重度的阅读者,而且基本只读纸版书。“这个 重度 不是说我读得多,而是今时今日我已经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读书了,我必须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打开一本书,多数时间我会一次性读完。”江南的读书速度不慢,一本正常厚度的纸版书大约4到6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如果这本书的内容容量太过丰富,或者有让人击节赞叹的情节,我会停下来去想,整个人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里沉浸在一种想书中内容的情绪里,不过委实说这种好书真是很难找到的。”
可是,随着工作越来越忙,读书对于江南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不好意思地说,过去一年里认真阅读的书籍不超过十本,我和很多人一样越来越多地花费时间在手机上,明知道手机上的碎片式阅读,对于自己除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以外并无用处。”有时候江南也会无奈地想,“今时今日我的创作还要有赖于20年前密集阅读的时间段的积累,就有一种 迟早我也会被耗空吧 的恐惧感。”而且,“每当想到我损失了阅读的习惯和状态,就有点忧虑,觉得自己会变成庸俗的人。”
说到好书推荐,尽管江南称“很难找到一种办法真的把好书介绍给所有人”,因为“好书的界定是模糊的”,且“读书越来越是奢侈的爱好”,但他还是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书单:《马可·波罗行纪》,“它真的太老了,但那娴熟的叙事、宏大的格局,远比历史教科书更能告诉你那个早已消亡在历史中的大元朝。”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