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项目落户秀屿 为福建首个

来源:湄洲日报 2019-12-19 14:21 http://www.mnw.cn/

  近日,全省首个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项目正式落户秀屿。该技术将有效解决传统鳗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水环境质量恶化、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问题,达到节水节能、减少用药或不用药的绿色生态养殖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养鳗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常规的集约化鳗鱼养殖模式,主要依靠大量换水和药物防治病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凸显,已严重制约鳗鱼业的生存和高质量发展。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通过改善鳗鱼养殖设施,运用物理隔离和生物技术等方法调控温度、光照、水质和相关生物等,对水质进行有效处理,构建良性循环的养殖水体,营造适宜鳗鱼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条件,达到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抑制病害发生,减少换水、用药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据悉,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是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袁重桂领导的技术研发团队的研发成果,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今年初,鸿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在公司位于秀屿区埭头镇武盛村的水产养殖基地开展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尝试。该基地占地14亩,投入400多万元,首批鳗鱼苗于11月中旬投放。12月16日,笔者在基地看到,原本在露天池塘里养殖的鳗鱼苗,已集体搬进了养殖大棚。在养殖大棚里,鳗鱼可全年在最适宜生长的环境下成长,不再受季节和恶劣天气的影响,科研人员还通过建立水体生物多样性结构,让鳗鱼和其他水生生物和谐共生,即使3个月换一次水,鳗鱼苗也能健康成长。

  袁重桂介绍,运用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通过构建水体生物多样性结构,促进水生生物之间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达到生态良性循环,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可实现与生物防治类似的效果,防止寄生虫滋生和爆发,不但少换水、少用药、少排放,还少药物残留,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种良性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但能保证鳗鱼质量,还能为养殖户大幅减少养殖成本。

  鸿康公司负责人陈文太表示,引进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彻底改变传统水产养殖靠天吃饭的模式,提高水产养殖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采用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1亩相当于传统20亩的养殖产量,可极大提高养殖效益,真正带动群众致富。下一步,公司准备牵头组建农村合作社,带动大家共同发展。

  (吴志军 徐志贤)

原标题:可控生态水产精养新技术项目落户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工作座谈会:推广
  •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退休 老同志调研
  • 宁德市科协开展“福满童心,巧拼七夕”手工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漳州第三医院医生精准切除瘢痕组织 解除 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 晋江晋光路启用新设备 行人过马路先按键 泉州晋江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工程一路段全线 泉州第十一中学塘西校区启用 公交增停新 开学季警惕!孩子看不清别乱配眼镜 福建四市最新人事消息 闽5年新增35.14万个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