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第一造船大省——江苏,以主宾省身份亮相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据了解,江苏此次组织42家“筑峰强链”重点企业、36个首制高端船型参展航海装备大会,通过民营区、招商系区、中船系区、中远海运系区、海工装备区、绿色智能区、供应链体系区等板块,系统展示江苏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成就。
步入江苏展区,一幅郑和七下西洋航海路线图再现蓝色往事:当年,郑和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碇,至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开创七下西洋伟业。
郑和时代的江苏,已是当时世界造船业重要城市。历经600多年的历史变迁,江苏水网规模更具优势,372公里长江下游深水岸线、2.4万公里内河航道、206公里沿海港口岸线,构成了纵横交错的“黄金航道”,为造船业发展提供了天然摇篮。
从历史中走来的“造船大省”,正在新时代翻开新的篇章。
国内首艘、世界最大舱容双燃料动耙吸挖泥船LNG气体动力船“新海鲟”,世界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全球首制全回转电推自卸船“ALYPSO”号,全球装载量最大的9500车位汽车滚装船“安吉安盛”号……从一艘艘全球、全国首发首制巨轮,我们可以窥见江苏从“造船大省”迈向“造船强省”的坚实足迹。
近年来,江苏将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5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通过高位统筹、系统布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硬实力上实现国际竞争力、产业规模、建造能力、产业集中度领先,盈利能力领先;在软实力上,建成现代造船体系、研发创新体系、供应链配套体系、数智转型体系、产业生态体系等5个体系。
历史的根脉、产业的积淀、人才的荟萃、市场的活力、政策的护航,多重优势如百川归海,交织成推动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由大到强的澎湃动能。数据显示,江苏船舶海工产业集群规模居全国第一,三大造船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