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喜迎春节 莆田每家每户张罗做红团番薯起

来源:湄洲日报 2018-02-12 10:46 http://www.mnw.cn/

  每值春节来临之前,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儿时的一些事,而且变得愈发地鲜活、愈发地清晰、愈发地牵动着我的情怀。儿时的场景慢慢浮现出来,在眼前又很遥远,清晰又很模糊,记忆的碎片慢慢组合起来……

  小时候,每年一进腊月,莆田城乡每家每户就要张罗做红团番薯起。番薯起的做法和馒头差不多:把煮熟的地瓜剥皮捣烂,和红糖、面粉搅拌发酵后,再均匀地把一块块面团捏摊成半圆形,用旺火蒸熟而成。红团做法是,先用糯米粉和面制成皮、包馅后用刻有双孩儿或福禄寿喜财丁贵等图案的木印压成上拱下平的形状,再用蕉叶垫好,放在蒸笼中蒸熟。红团是接待客人的一种点心,也是各种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祭品。家家户户的老人们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以讨个吉利。

  做红团番薯起是迎接春节的一项活动,在上世纪粮食还是定量供给制的年代,再穷的人家,红团也要做的,一般做的是番薯馅的,不过多少而已,质量好歹不同。条件好也很讲究的人家,会蒸糯米馅心、绿豆馅心的红团,比如绿豆团,把绿豆捣成豆泥,搓成小圆球,包在团里。红团,还有团圆之意。老人们在蒸红团中还寄托一种愿望、一种理想。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印象极深的是,那些年每到腊月廿六,一贯省吃俭用的母亲,把一年来节攒起来的糯米拿出来,用水浸泡后,用石臼舂成糯米粉,晾干。那天母亲和姐姐挤在堂屋,邻居的阿婶也来帮忙,三人配合默契,把糯米粉倒进簸箕里,加入适量的温水和食物红和面,和面是力气活儿,和透后,搓成条状,也是均匀地一块块摘下来,阿婶快速用擀面棒滚成圆形的薄饼状,只见母亲、姐姐各拈起一张圆而薄的红团皮摊在手心,用手抓起一个早就揉捏成球状馅心放入皮中,左手一合,左手随意捏几下,在红团木印模上压成形,轻轻一敲,便直接扣在垫底的蕉叶上,一个红团“诞生”了。然后一个个有序放在蒸笼中,一个蒸笼里至多放十几个,蒸笼满了就一屉屉架在铁锅上。堂屋上谈笑风生,当一笼笼糯米混合着蕉叶香气的红团出锅时,热气腾腾,香烟袅袅,在街头巷尾弥漫着,那气氛,让人温暖,让人快乐。

  刚出笼的红团,油油的,黏黏的,软软的,特别诱人,特别爽口。我们几个在街上嬉耍的孩子,闻着糯米的香气,手也不洗,顾不上烫手,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热乎乎的红团就往嘴里送,唏嘘着张嘴就咬,吃完一个糯米馅的红团,又吃上一个绿豆馅的红团。大人们也暂时放下手中活儿,拿起一个品尝,欢天喜地地品论着红团的味道。莆仙的女人们总要把红团做得喜兴、清香、甜美,充满着吉祥与快乐。

  过年时,母亲都会做很多红团番薯起,挂在堂屋楼板下凉着,孩子们玩耍饿了,回家缠着母亲拿出几个重蒸一下,硬邦邦的红团又松软了。

  红团又是过节一种特殊的点心,到莆田人家拜年,热情的主人总会端出红艳艳、香喷喷的红团,给客人尝鲜。儿时做红团那人、那景、那情,都已凝结在时光里发酵成一份独特的情怀,润泽一生。(李福生/文 蔡昊/图)

原标题:红团番薯起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
  •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福建!系列报道《“厦
  • 荔城区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完成首单业务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民党7月5日首场反罢大型造势活动,邀黄 诏安官陂:整治电动车违规加装遮阳伞,守 平和县大溪司法所法治护航 绘就大溪全域 “剪”证初心 “发”现真情——平和大溪 省级名单公示!漳州台商区这个产业集群上 长泰区: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 云霄县:如何解答人居环境整治新考题? 县长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督导项目建设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