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平潭立足风能资源禀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一条新能源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奋笔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发挥风能优势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与海洋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领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方向。
平潭风电产业的起步,可追溯至1976年。当时,平潭作为国内风电事业发展的先行者,成立平潭县风力发电领导小组,开启了在风电领域的探索之旅。1978年,平潭又成立福建省平潭县风力发电试验站,进一步推动风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近半个世纪的风电探索征程中,平潭不仅深度参与并见证国内风电行业的崛起与繁荣,还凭借不懈努力,实现了当地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巨大转变。
如今,漫步长江澳沙滩,远处的风车徐徐转动,这片景致不仅是来岚游客必打卡的景点,还是将海上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送进千家万户的起点之一。2017年,福建平潭大唐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开启平潭长江澳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之旅。该项目位于长江澳以东海域,拥有185兆瓦装机容量,一天发电量可达450万度,相当于18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与相同发电量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万吨,相当于植树近365万棵。”福建平潭大唐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显美风电场电气班班长李文豪说。如今的平潭化风为宝、以风兴业,凭借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积极打造“风能+”协同发展模式。目前,平潭全岛进入“深度全绿电”供应时代,新能源产业正逐渐成为平潭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培育绿色动能
产业向新,风起“绿”涌。立足新时代浪潮,平潭正依托绿色能源优势,加速打造多场景解决方案,助推区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乘着平潭绿色产业发展的东风,近期,平潭煜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接连推出电动汽车电池(不限锂电池)散热系统等7款新产品,填补了平潭在电气散热技术领域的空白。
作为一家集光伏发电设备、智慧路灯及电气散热片等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周文将目光聚焦于零碳智慧产业园建设。
“我们计划在金井片区娘宫村打造零碳智慧产业园,并引入智慧管理终端,打造一套可以辐射周边乡村的‘风光互补’发电及储能系统,将有助于降低用能成本,预计于明年投用。”周文说,得益于平潭提供的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和精准化服务,企业得以从单一的光伏发电业务转型为“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的多元化低碳发展模式。
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放眼平潭,这样的探索并不鲜见。随着一批批高科技企业不断聚能成势,平潭顺势“搭台”:通过建设高标准园区、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等举措,助力企业将科研方向延伸至更前沿的领域,逐步打造从能源开发到装备制造、从技术研发到应用服务的产业生态,形成“风光储氢”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作者: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