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安全溯源工作中探索实践,深入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战略,不断完善食品经营数据采集管理,自建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系统,构建全岛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在平潭佳兴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已经完成了当天要派送的食品订单,通过接单、配备、检验、信息录入、出货等固定的流水作业,确保食品安全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据悉,佳兴农业作为实验区集产、供、销为一体的蔬菜配送商。目前为全区近四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学校、酒店及商户、餐饮等提供配送,仅全区蔬菜份额占有量就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为了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并响应实验区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追溯管理工作,近年来,佳兴农业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系统建设,成立食品安全快检实验室,成为平潭首家使用配送系统和溯源追溯系统一体化的企业。
平潭佳兴有限公司经理高同:“我们有自己的进销存系统,通过我们自己开发的一个中转站,和食安部门的“一品一码”整个溯源体系对接。我们现在不通过人工来操作,基本都是靠整个系统来导入导出来进行数据的备案、上传,整个流程下来,人工成本节省了很多。”
在配送区域,记者拿起一袋贴着信息二维码的西红柿进行扫码,该批次蔬菜的农药残留快检报告单等信息一目了然。
“线下我们还开发了配送单的二维码,送货单品上面都有一个溯源追溯的内容,里面包括图片、生产日期、还有我们采购人员的信息,这些资料给终端客户,学校、单位带来了很多便利,他们可以查到这个食品是安全的,可以很放心使用这些产品。”高同说道。
记者随后又来到了实验区海峡儿童学园的后厨,幼儿园工作人员不仅对进货的食品进行人工登记入仓库,同时也在信息追溯系统进行实时录入,通过双管齐下的监管方式,确保孩子们饮食安全。
海峡儿童学园园长林枫:“食品一品一码,就是说每种食品它都有一种身份证,我们有源可溯有源可寻,能够给我们提供这种最基本的保证,我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我们会更放心。”
目前,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已纳入448家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截至2019年4月底,系统已累计备案预包装食品品种27412个,食用农产品品种3099个,上传食品追溯信息一百三十多万条,对经营单位预警4948次。
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工作人员黄秋文:“我们把校园的监管纳入到我们这个一品一码系统上,可以根据每个学校食堂月平均消耗量,比如说米、油等消耗量来监控它是否如实进行了信息追溯。另外我们把食用农产品的价格监控也纳入到我们这个系统来,我们对入驻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预警功能,比如说它长期没有登录,长期没有录入台账,或者说进货与销货异常,我们都会进行预警,有助于我们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
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溯源系统与数字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带动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辅助企业形成战略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公众消费信心,助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文字:刘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