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包围的现代城市中,人们向往着一片绿色的天桥,在其中闲庭信步,垂手抚花,看日出日落,安静美好。在城南学校,孩子们能够时刻感受这种幸福。
从建校开始,城南学校就在校园绿化上下足工夫,致力于打造多功能生态景观,让孩子们在户外不仅能感受到翠绿欲滴的诗情画意,享受生态绿色环境,而且拥有集学习、素质拓展、娱乐、活动、交流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校园环境。
此外,城南学校不断探索生命教育,并与绿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和生长,感受生命的可贵和力量;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知、情、意、行,陶冶心智。
6月29日,记者前往城南学校,了解其绿化建设进程及背后故事。
大处布局
校园处处显生机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这句话用来形容城南学校再合适不过。走进城南学校,环视一周,目光收放间,处处绿意盎然,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行走在树下,夏日的炎热丝毫未存,反而感受到一阵阵清凉,丝丝的阳光照进来,又感到一阵温暖。
漫步校园,恍若置身公园,一步一景,流连忘返。校园里栽植着各种杂树,有的成行成片,形成了族群;有的独占一方天地,展现出个性。校园里还种植着一块块草皮,较大块草皮里,栽着一些观赏性花木和绿植。
记者看到,绿荫遮蔽的篮球架下,学生们在畅快淋漓地打篮球;草坪上,学生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读书;教学楼处的“天桥”更成为避暑胜地,学生们在嬉戏打闹……
据了解,城南学校位于万宝公园南侧,坐北朝南,依山岩之势呈梯次建造。学校占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069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13.5%,种植了杜鹃、龙船花、桉树、三层榕等12种植被。在学校尽心尽力的打造下,校园里春有花、夏有荫,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大片绿化与小型景观结合。
事实上,这看得见的绿来之不易。目前担任城南学校校长的林信文,在该校已经工作了十年光阴,谈起初建校园绿化时的场景,他有着说不完的话。“学校地处岩石地,栽种环境差,种植绿化植被,很难成活。因此学校就从外面运土进来,将土铺在岩石地上,再在上面进行绿化,这期间可花了不少心血。”林信文说。
在养护学校绿化和干净校园环境上,师生们也都用心和尽力。林信文告诉记者:“每年开学前,学校会聘请专业人士,将校园内的所有绿植和花卉进行修剪养护。之后,整个校园的绿化养护工作,由师生们一起来完成。学生会对卫生区、绿化带进行打扫,每天两次;学校还不定期开展大扫除,保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
细节落笔
绿化建设巧设计
先天地理因素的不足,自然需要靠后天去弥补。在打造校园绿色生态文化上,城南学校可是投入巧思。在采访当日,记者将学校逛了个遍,发现校园里藏了不少“惊喜”,校门最西边的污水处理室被改造成小花园就是其中一处。
“正如家里的插座,有时候不太美观,这个时候我们就采用点小技巧来美化。原本这里是学校的污水处理室,正对着学校大门,看起来不太美观。为此学校就将其打造成小花园,在上面种植了许多绿植和花卉,成为学生们喜欢来的地方。”城南学校办公室主任康小琼说。
除此之外,天桥也是师生们的“宠儿”。城南学校最东边的教学楼,紧邻着万宝公园,两者之间有一处被郁郁葱葱的桉树环绕着。天桥就从其中穿过,在桉树群里显得分外美丽。行至于此,立马感觉到舒爽清凉,还能听到悦耳的鸟叫声,仿佛置身在森林中。
“学校沿梯次建造,教学楼的三楼刚好和上一层的建筑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在建校时期,我就想着可以建个天桥,将两个地方连在一起,不仅方便师生,又能给学校更添绿意。”林信文说。
天桥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浓浓绿意让过往师生感受到勃勃生机。“这个地方绿意婆娑,空气清新,非常凉快,夏天这么热,在这里读书和玩乐再好不过了。”七年级(1)班学生林玮煊说。
而天桥旁的桉树群,也是城南学校绿化建设的“点睛之笔”。林信文告诉记者,城南学校就这一块土壤可以种植,当时政府有给每个学校送植被,我们就将植被种到这里。“这个桉树群还是第一届的学生和老师们一起种下的,经过师生们的精心养护,如今长势茁壮,成为校园里别具一格的绿化带,为校园更增添了一份生机。”林信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