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故事】
厨房员工为备饭
忙得腰酸背痛
指挥部后勤保障组负责伙食的相关人员告诉海都记者,这次救援,每顿都要准备约900人吃的饭,分别由工程项目部食堂、施工处工人食堂以及另两处单位准备。
吉小乔与妻子是后祠隧道施工处厨房员工,昨日下午1点半左右,他与妻子以及临时来帮忙的人员,还在厨房里洗锅碗瓢盆。平时,夫妻俩负责工地三四十人的伙食。事发后,他们要准备两三百个人的分量。
白菜、西红柿、土豆、猪肉、馒头、大米饭……从5日上午开始,他们就忙个不停,除了用大锅炒菜,还要准备两三盆的饭,不够时,还用高压锅临时增加,“饭菜要营养,有荤有素,才有力气干活”。
厨房这些活做起来也不容易,吉小乔说,这两天,大家都忙得腰酸背痛。但是昨日下午,吉小乔拿着盆往水龙头接水冲洗时,面带微笑,他说,人救出来后,心情很放松,“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医疗方案】
被困者生命体征平稳
医院一对一照顾
昨天中午12时30分,21名被困人员陆续被送到龙岩市第一医院综合楼4楼急诊观察室安顿检查。
病床上,21名被困人员状态良好,只是因为长时间呆在黑暗中,眼睛对光线还没适应,所以都戴上了眼罩。其中一部分人心态放松下来,已经在床上睡着。从护理床头卡上看,21人的护理级别全部是二级护理,医护人员介绍,二级护理是每两个小时检查一次,患者可以自主活动,如上厕所等。
龙岩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晓东介绍,医院对21人进行初步评估,目前病情和生命体征都比较稳定。此外,医护人员还对他们进行心电图、血糖及生化监测等检查。
昨天下午1时许,医护人员拿出提前准备的稀饭、蔬菜等食物,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先少量吃流食,后期可以半流汁,逐步进食。”刘医生说,目前医院已有统一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对21名被困人员,医院也将实行一个医生一个护士的一对一处置。
此外,医院心理治疗师也进行了心理干预,“长时间处于黑暗中,可能会造成恐惧心理。”王东明医生表示,目前21人心理状况相对稳定,下一步将作初筛,对有心理伤害的再做相应疏导。(海都记者 苏禹成 梁政 简伟雄 戴敏 白志强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