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猪胆干:
热销国内和东南亚
武平猪胆干以其甘苦的特殊味道从清末流传至今,猪胆干原名“猪胆肝”,是武平传统的客家名小菜。此菜色泽紫褐,香而微甜,是宴席冷盘名菜。吃时,只要将它蒸熟,趁热搽上一层芝麻油,待冷后切成薄片再拌少许蒜片,便香气四溢,韵味无穷。
猪胆干含有多种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效。当地人常将它作为宴请宾朋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尤其喜欢这种家乡风味。相传在清朝末期,闽西各县文人前往汀州府应试,文人相聚,少不了到酒店略备小酌,对酒吟诗,各自将携来的家乡风味取出佐酒。当时,武平一位姓钟的秀才带来了猪胆干,吃起来甜中有甘,回味绵长,席间无不拍案称奇。
武平猪胆干制作考究,工序颇多,季节性强。要经过洗料、配料、腌制、晾晒、压扁、整形、检验七道工序。选取新鲜无破损带胆猪干,浸泡在适量盐、五香料、白糖、甘草和烧酒配制成的溶液中腌制使其透味,待胆汁均匀渗透猪肝后撑平吊晒。制作时淋以烧酒、香油,置锅中蒸30分钟取出晾凉切片即成。每年秋末冬初,天气晴朗,是生产猪胆干的好季节。在武平,每年进入冬季,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制作猪胆肝,这是他们过年款待宾客不可或缺的美食。这一传统,从100多年前开始延续至今。虽然目前猪胆干有工厂进行量产,但仍有不少家庭主妇自己动手制作。
“每年冬至前是猪胆干的生产旺季。它制作考究,一般要经浸、压、晒等工序制成。”22日,武平猪胆干协会负责人练家香说,他生产的首批猪胆干将全部直销25个省内外专卖店和淘宝网、土特产网等,“产品不到3个月就全部脱销了。”
2012年,武平猪胆干被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在武平有3家成规模的猪胆干生产企业,年产值2000多万元,从业人口达500多人。2011年,武平县成立“武平猪胆干”协会,会员达30多人。2012年,武平工业园区内建成练家香土特产公司,6000平方米厂房内建成三条生产设备,专业生产和经营猪胆干,积极改良猪胆干口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