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上海新增两例安徽新增一例
安徽新确诊患者从事活禽宰杀;全国确诊21例,6人死亡
安徽省卫生厅4月7日通报,安徽省新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介绍,截至7日17时,上海市新确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全国共报告21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人。其中,上海共发现10例确诊病例,死亡4例。
患者李某,男,55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从事活禽销售与宰杀工作。3月28日患者发病。4月1日因病情加重至亳州市某医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4月6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月7日,专家组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有12人,截至目前,均未发现有异常。
患者沈某,男,59岁,安徽人,退休人员。患者3月25日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自行至附近药房购买药物服用未见好转后,患者于3月30日至4月1日先后前往上海浦东新区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就诊。4月4日,患者前往仁济医院浦东分院就诊,诊断为重症肺炎,正在积极治疗中。4月6日晚,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专家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有4人,截至目前均未发现异常。
患者李某,男,67岁,上海人。患者3月29日出现全身酸痛、发热,于3月30日前往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就诊,诊断为左上肺炎。4月7日凌晨,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专家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调查,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有2人,截至目前均未发现异常。
“不排除更大范围内检出H7N9”
国家首席兽医师称,从家禽、鸽子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此前在国内从未分离到,不排除通过候鸟迁徙带入国内的可能
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7日表示,不排除在更大范围内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性。对后续检测结果,将继续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按程序发布有关信息,并通报国际组织和有关部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7日召开第四次会议时提出,要加强对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死亡。
病毒来源不明、传播途径不清
据于康震通报,在接到人感染病例通报后,农业部紧急抽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等单位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先后两次向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重点省份派出8个工作组,协助当地兽医部门开展监测排查工作,特别是在已发现人感染病例的4个省份,对患者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养殖场户和野禽进行了重点监测。截至目前,各工作组已在活禽市场、养殖场户和野禽中采集11229份样品进行检测。目前,相关样品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
于康震介绍,据农业部组织专家会研讨认为,从家禽、鸽子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与人体中分离到的病毒高度同源,此前在国内从未分离到;该病毒来源不明、传播途径不清,不排除通过候鸟迁徙带入国内的可能;病毒对家禽呈低致病力,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目前尚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该病毒在活禽市场检出率最高,在养禽场尚未检出,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但不排除在更大范围内检出的可能性。
传染源或为正在长江口休息的候鸟
前天,浙江省病毒专家,浙江公共卫生应急监测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博士表示,H7N9病毒很可能是野生鸟类带过来的“外来户”。因为H7类型的病毒,之前在浙江的禽类中是比较少见的。
早在六七年前,卢亦愚曾主持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畜流感基因重组对人类流感影响的研究”的课题,当时,想取用H7类型的病毒来做研究,遍寻浙江的各个相关部门实验室,没有,连禽类身上也很少见。
凭借这一点,卢亦愚觉得,H7N9病毒,对于包括浙江在内的长三角来说,很可能是野生鸟类带过来的“外来户”。
而长期从事研究禽类疾病的专家、浙江农林大学老师王晓杜博士表示,H7N9并不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更不是最先在家禽身上产生的。2008年6月14日,在西班牙的一只小水鸭的样本中,就发现了H7N9病毒。他表示,候鸟可能是H7N9病毒携带元凶的这种推测,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候鸟先传给家禽,再由家禽传给人。
现在有人将H7N9的传染源,锁定在了春季在长江口小憩的候鸟身上。
首先,现在是大量候鸟在华东区域湖泊、杭州湾以及各个港口等处小憩的时候,与最近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的区域,不谋而合。
其次,从病毒核酸遗传学上分析,H7N9的基因片段,H和N都来自候鸟,而且这种病毒在候鸟等野生与家禽身上,确实可以相互传播。
但候鸟是元凶这种推测,究竟正确与否,王晓杜认为,还需要进行科学验证。
国家中医药局开出H7N9药方
包括桑叶、金银花、黄芩等
症状:发热、咳嗽、喘促……参考处方:桑叶、金银花、黄芩……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H7N9禽流感进行了又一次会商。与会专家表示,他们将对中医药诊疗方案进行微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日再次强调,要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加强对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死亡。
中医药局:板蓝根不是人人适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控专家组成员姜良铎表示,在会商中,随着病例的增加和对病例的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将根据H7N9禽流感的发展情况,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中医药防治方案”进行微调。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于板蓝根可以防治H7N9禽流感的说法,专家提醒,板蓝根确对感冒有作用,但不是人人都适用,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就不合适。
农业部:不排除在更大范围检出H7N9
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7日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呈低致病力,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
于康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上海活禽市场的鸡、鸽子中检出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与人体中分离到的病毒高度同源,此前在国内从未分离到。该病毒在活禽市场检出率最高,在养禽场尚未检出,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但不排除在更大范围内检出的可能性。
于康震表示,农业部将突出重点区域,强化分类指导,指导各地全面开展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摸清病毒污染底数。
教育部:中小学校等要落实晨检制度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依照有关规定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