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制种大户郑航兴收割完一批晚制杂交水稻种子后,打开高德地图APP,在搜索框输入“粮食烘干”关键词。随后,地图上便出现了多个烘干服务场所,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一览无余。郑航兴就近选择了勤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这里拥有70多台烘干设备,湿谷只要约30个小时就能完成烘干作业。
眼下,正值秋粮集中收获季节。为方便农民就近烘干粮食,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将已建成的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上线高德、百度地图,实现烘干服务一键触达。
颗粒归仓,烘干能力是关键。据悉,我省于去年启动实施粮食产地烘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扶持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到2026年,全省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要稳定达到95%。为此,多部门联动出台专项政策,省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地方各级保障用地,多方位、多层次支持烘干能力建设。
政策护航下,一批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应运而生。它们在全省较大的粮食生产县(市、区)均有分布,大部分由当地农机合作社建设,少部分由粮食加工企业、国有农场、国有企业等主体建设。烘干中心(点)普遍配备了立式或槽式烘干设备,前者主要用于食用稻谷烘干,后者多用于水稻种子烘干。据悉,全省已使用资金3900多万元,建成167个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批次烘干能力多在50~120吨,后续还将持续建设。
随着这些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上线主流地图APP,农民烘粮更加高效便捷。在此基础上,各地也纷纷探索推出烘干服务供需对接平台,让粮食烘干像打车一样方便。在建宁县,“粮生宝”APP搭建了种子生产订单服务、生产过程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等七大系统,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烘干服务线上下单、线上支付等流程。浦城县石陂镇数字农业平台农户端则为农户提供了农机作业、金融直通、农资商城、专家问诊等全方位服务。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当前全省共有5.8万多台烘干设备可用于粮食油料烘干。后续,我省将继续开展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建设,通过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持续支持烘干设备购置使用,形成以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为主、单台烘干设备为辅的粮食烘干体系。(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