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这么走!

来源:福建日报 2023-12-25 10:36 http://www.mnw.cn/

image.png

  近年来,寿宁县下党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机制、新路径,加快建设知名“学习小镇”,致力打造乡村振兴下党样板。图为下党乡新貌。 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福建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部署要求,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 走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实施意见》。

  “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体现了哪些福建特色,将如何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走好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找准乡村振兴撬动点

  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是什么样子的?

  首要的是处理好城乡关系。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县域统筹、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推进”的思路,把县域作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县域范围内通盘考虑人口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强整体谋划,同步推进县城、乡镇、村发展,着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发挥中心乡镇辐射作用,带动广大乡村发展,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同发展的路子。

  乡村振兴点多面广,如何找准有效抓手和载体?示范引领很重要。

  早在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刚提出不久时,福建便启动“千村试点、万村推广”工作。全省共确定1000个试点村,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典型,初步探索总结了乡村振兴5种模式20条路径。

  “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是“千村试点、万村推广”工作的“升级版”。示范性、典型性、引导性,依然是关键词。

  按照计划,到2027年,全省将新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000个以上,带动全省1万多个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施意见将这些远大目标细化为具体指标——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以上;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0以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50万元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以上,农村黑臭水体稳步消除;90%陆域乡镇30分钟内便捷通高速,65%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以上,5G网络实现重点村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65%以上……

  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分级创建,省、市、县三级分别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形成梯次创建的工作格局。其中,示范乡镇按产业带动、生态引领、文化兴盛、城乡融合等四种类型创建;示范村按一村一品、农旅融合、生态宜居、传统村落、文明善治、乡建乡创、民族团结、美丽海岛、侨台赓续等九种类型创建。

让每个村庄都找到自己的路子

  1000个村庄就有1000种模样,自然禀赋、产业基础、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在乡村振兴中,它们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子,在各美其美中实现美美与共?

  实施意见明确了底线性原则:遵循规律,分类推进。

  “尊重村庄演化规律,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精准定位,一镇一策、一村一策,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推进,不搞‘齐步走’‘一刀切’。”省乡村振兴办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将编制《福建省村庄分类工作指南》,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新一轮村庄分类,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定位和建设要求。

  分类明确了,精准施策便有的放矢。

  人口集聚、有发展潜力的村,重点优化创业环境,释放人才动能,加强业态创新,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人口收缩、发展潜力一般的村,重点完善公共服务,适度开展乡村建设,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地处城郊的村,重点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服务城市需求,实现自身发展;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重点加强文化保护,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整体价值。

  这个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历史与现代、宏观与微观等辩证关系。

  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有机更新、增减有度,立足村庄实际需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科学安排建设项目,以“绣花”功夫微改造、精提升,不搞大拆大建、不贪大求全、不面面俱到,防止千村一面。坚持文化铸魂,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保护村庄肌理,守住乡土特色,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故、新旧融合,实现建筑风貌、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协调统一。

全方位护航乡村振兴

  钱、地、人,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资源要素。

钱从哪里来?

  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保障制度,确保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福建将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末,全省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50%以上。

用地如何保障?

  实施意见提出,优先安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建设用地,县(市、区)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优先支持村集体经济、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用好现有种植、养殖土地,通过多层架、多楼层、移动式厂房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

人才如何汇聚?

  面对求贤若渴的乡村,福建不拘一格降人才,内培、外引两条腿走路,鼓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大显身手。除了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金融助理等日臻成熟的乡村人才机制,近年来各地的创新经验也被写入实施意见。

  推进“师带徒”人才下乡;加强“新农人”培育,探索颁发“新村民居住证”“荣誉村民证”以及新村民进入村两委班子、担任助理等做法;拓展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示范性项目、乡村人才交流培训等,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借助省内外专家力量服务乡村振兴……这些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基层首创,有望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

  此外,福建还将用好“指挥棒”,将“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原标题: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这么走!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风华正茂谋复兴
  •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 福州市启动居家适老化“焕新”活动 每人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世俱杯:利雅得新月爆冷淘汰曼城晋级八强 平潭:党建引领风帆劲 融合聚力谱新篇 平潭周裕藩纪念馆项目一期完工 石狮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正式“扬帆起航”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永春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电饭锅内胆涂层成块脱落还能继续使用吗?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