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誓拔“穷根”奔小康

来源:福建日报 2018-09-20 08:47 http://www.mnw.cn/

­  一个都不能掉队

­  福建省现有老区县70个。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福建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措施,不让一个老区掉队。

­  记者来到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丁屋岭,和一家杂货店老板丁瑞先聊起来。他说,自己是本村人,种了大概860亩油茶和360亩脐橙。去年,他注册了扁担山养殖公司和启晨种养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到社里打工赚钱。

­  “很香吧?”他边说边打开一桶茶油,倒了一瓶盖茶油让记者闻,“这几年我们村搞起旅游,我的山茶油好卖多了,去年就卖了8万多元。”

­  丁屋岭坐落在海拔近700米的山坳中,和青山绿水和谐构成一片原始村落风貌。该村已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正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  村党支部书记丁强强说:“我们这里是一块红土地,不但完好保留了各种老建筑,还保存了扎花灯、酿酒、竹编、制茶、榨油等传统工艺,被誉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吸引大批画家、摄影家和学习绘画的学生来采风。”

­  古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编制丁黄村保护发展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将通往山寨的部分公路扩建成6米宽水泥路面,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建立垃圾焚烧池和5座卫生公厕,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  “这些年,我们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实行‘景区平台+合作社+农家乐+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吸纳村民入社。去年,景区接待游客约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约70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16户贫困户脱贫。”丁强强说。

­  少数民族散居是福建省一大特色。全省有19个民族乡、567个民族村,少数民族总人口79.69万人。他们多数处于偏僻山区,发展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  为了尽快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脱贫,福建省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把挂钩帮扶从民族乡延伸到民族村,实现567个民族村挂钩帮扶全覆盖;坚持整村推进,先后有56个民族贫困村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500元的少数民族村纳入全省第四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范围,每年支持每村20万元。加快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制度,并提高补助标准,初中生每年补助1000元,高中生每年补助1600元……

­  记者近日来到福州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只见一座座乌瓦白墙的畲家民居掩映在绿树和花丛中,畲乡风情扑面而来。

­  福湖村全村人口约700人,近95%是畲族,已有500多年历史。“我小时候上学,村里只有一条泥泞小路,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现在村里有了水泥路,路好走多了。”福湖村村支书雷夏宾说。2013年以来,政府在福湖村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路网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和自来水接户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他介绍,福湖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百亩板栗园、450亩生态蔬菜基地、千亩毛竹丰产示范园等生态农业项目。近年来,村民和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所有贫困户均已脱贫。

­  福湖村是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关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福湖畲族民俗文化村、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修建了民俗博物馆、畲家公园、景观湖和村口广场,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  现在,村民办起民宿、农家乐,卖竹笋、土鸡等土特产。一到周末,这里游客云集。

­  脱贫路上党旗红

­  富不富,看支部。2004年以来,福建省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作为扶持贫困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和村级组织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每期3年,每村每年20万元捆绑资金支持,实施“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扶持贫困村加快发展。在“第一书记”单位党组织的坚实支持下,福建省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70多亿元,扶持贫困村项目10万多个。

­  泰宁县大龙乡大布村坐落在青翠的山谷中。记者来到村里的农民公园,见一老人正在亭子里小坐。“过去我们这个地方啊,房子到处乱盖,鸡窝猪圈到处都是,地上脏水乱流。前几年村里统一规划拆掉旧房盖新房,修水泥路,栽树栽花,现在好多了。”老人说。

­  老人盛情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其子戴贵庭介绍说,因独生女出生时脑瘫,他长期照顾女儿,不能打工赚钱,前几年成了贫困户。现在女儿上小学了,他腾出手来给村里的雾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打工,自己也种一点香菇,去年底脱贫了。

­  据介绍,这个村本来有种香菇的传统,一度放弃种菇。2014年4月,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下派驻村第一书记朱力南到职后,经调查研究,发动大家讨论,最后大家决定重操旧业。

­  “种香菇要钱,要向银行贷。但村民没有人担保。朱书记利用福建日报社扶贫资金,成立了创业担保基金,这样贫困户每户向银行贷款1.2万元,向村里的合作社购买3000袋菌棒,2016年把香菇种下去。”他说。

­  大布村党支部书记杨步祥说:“合作社保证贫困户每袋菇纯收入不低于1元,乡政府另外每袋补贴1元。他们去年每户至少有6000元的纯收入。”

­  此外,大布村还通过多种办法扶助贫困户脱贫。比如村里与大龙乡农业服务中心共同成立“劳动力银行”,搜集贫困户劳动力情况,对他们进行培训后,向企业推介用工。合作社在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方面优先聘用贫困户。对本身就有一技之长的,就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大布村19户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了。

­  记者参观了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和冰库。杨步祥介绍,这20亩基地种植约20万袋香菇。记者看到,大棚的顶上还铺设着太阳能光伏板。原来,这是大布村利用省级捆绑资金和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扶贫资金投建的,130千瓦项目去年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

­  “我们村原来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现在村子脱去了贫困帽,去年村集体收入19.5万元。”杨步祥高兴地说。(记者 黄琳斌)

原标题:福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誓拔“穷根”奔小康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清三山镇新增一座综合性户外休闲基地
  • 福州首家台胞工会驿站揭牌 首创“台胞服务
  • 罗源新能源产业扩能发展 企业满格生产铆足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送给婆婆的母亲节祝福语简短 真挚不矫情 借第四代住宅东风 水头石企解锁园林石材 借第四代住宅东风 水头石企解锁园林石材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柳城诗山调研 母亲节贺卡祝福语简短句子 送给妈妈的祝 南安天气预报:阳光“休假” 雨水“接班 乡愁为墨四海归心 ——南安以“根魂梦” 南安140个泉州市级在建项目已完成投资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