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让群众越来越有获得感

来源:福建日报 2016-12-20 08:22 http://www.mnw.cn/

  把先进文化带到家家户户,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偏远山村……作为一项持续开展超过20年的服务农村、惠及农民的品牌活动,福建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改进生活方式结合起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蓬勃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方法手段,完善长效机制,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温暖心田的桥梁,形成了“三下乡”活动的福建特色和品牌,活动越来越对农民的口味,广大群众越来越有获得感。

  “三下乡”变“多下乡”,越来越对农民的口味

  已经失明了两年多的刘老伯,没想到有一天他不花钱也能重见光明。刘老伯家住武夷山市五夫镇五一村,过去以种菜卖菜为生,失明后舍不得上医院。今年初,他成为全省“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中的受益者,为他动手术的还是全国知名白内障手术专家、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院长赵广愚。

  除集中服务外,作为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的获得者,东南眼科医院弘扬“三下乡”服务精神,常年深入老少边岛地区,大量开展眼科义诊筛查活动,救助困难眼病群众。

  我省的“三下乡”活动,以落实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方面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参与单位从最初的8家增加到现在的62家。省直涉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和部队单位纷纷加盟,特别是福州总医院的加入,开军地合作开展“三下乡”活动的先河。

  紧密联系农民群众的所需所盼,从“给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送什么”,由主办联办单位“配餐”到农民“点餐”,变单向活动为双向互动,经20余年发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拓展,服务内容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普知识、文艺演出、健康义诊、农技辅导、法律咨询、金融普及等农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服务,让“三下乡”活动越来越对农民的口味。

  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2013年开始,我省创新活动方式,推动省集中服务活动与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集中服务同步启动;2014年开始,全省所有有农村的县(市、区)都设立分会场,实现互动联动,进一步扩大了“三下乡”活动的影响,提高了活动的实效;2015年,省和市县区主会场、分会场共筹集约3.6亿元资金,为广大农村送去了医疗巡诊车及各种文化、科普惠民设施,惠农惠民更加落实、落地。

  “常下乡”变“留在乡”,群众越来越有获得感

  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关键在“常下乡”“常在乡”。我省的“三下乡”活动坚持“送建结合、以送带建”,把集中下乡服务活动与面向农村开展经常性专题性服务相结合,把“送文化”发展为“种文化”,变“常下乡”为“留在乡”。

  对此,我省从各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在机制上,由省委宣传部作为牵头单位,15家省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别从各自的职能角度出发,对本单位在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常下乡”“常在乡”项目进行梳理,联合印发了《全省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方案》。方案对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转变乡风民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五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开展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三下乡”活动常态化。

  在资金上,省财政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三下乡”活动经费的支持保障力度。从2013年起每年拨出300万元的专项经费,确保了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参与单位的扩大,改变了原来由政府部门单一投入的模式,拓展了资金来源渠道。

  通过一次活动留下一批阵地。从2013年起,我省先后分批为“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所在地捐建农民文化广场、户外LED大显示屏、果蔬花卉种植基地,修缮人文设施,配备医疗巡诊车、科普大篷车、移动式多媒体播放设备等,为常态服务农民群众提供各种文化、医疗、科技、科普等惠民设施;各相关部门通过选聘村级文化协管员,实施艺术扶贫工程,举办农村文化骨干、科技人员、医务人员培训班等方式,努力打造了一支“常在乡”的“三下乡”队伍。

  2015年,全省72个市、县、区分会场所在地乡镇配备的移动式多媒体播放设备,既可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宣传教育,又可满足时下农村流行的广场舞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12部医疗巡诊车开进省主会场、设区市分会场,主要用于基层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下乡巡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健康访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还能兼顾临床急救转诊、分娩接送等应急救助,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范围不断扩大的“三下乡”活动,深深扎根八闽农村大地,为广大农村百姓带来越来越多“获得感”,也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着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蒋晓彬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