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
面对新风险和新挑战,偿二代二期工程能否更加及时、恰当地反映保险业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变化情况,进而提高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备受关注和期待。
对此,赵宇龙表示,保监会将从资本端、负债端、资产端、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基础环境一共五个方面下功夫。
在资本端,重点解决降杠杆的问题,这意味着将会提升偿付能力的要求。“偿二代一期工程偏重释放资本冗余,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二期工程将按照中央去杠杆的要求,从严从实加强资本约束。行业对此应有一个心理准备。”
“现在可以作为资本的项目,二期工程之后就可能不再认可了,将会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本标准,对合格资本、核心资本的认定进一步收紧,挤出资本的水分。”
以资本重复使用为例。例如保险集团用财险公司的资本为寿险公司注资,或者寿险公司设立健康险公司,都是资本的重复使用,现在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效果上只是对重复使用的资本做了部分扣除。将来,将实施更为严格的资本扣减制度,比如全额扣除。
再比如准备金中的剩余边际,其本质是有效保单的未来利润,现在是全额作为核心资本的。对这部分具有预测性和较大不确定性的未来利润,是否还能继续作为保险公司的核心资本来使用,二期工程将重新进行评估,挤出资本中的水分,切实降低行业杠杆率。
在资产端,侧重穿透监管,重点解决规避监管、隐藏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的问题。要将所有资产打回原形,防止不当创新,遏制和打击那些为了提升杠杆、自我循环、规避监管和粉饰报表的所谓创新行为。
“在偿二代一期工程中,穿透识别属于特殊原则,只用于少数情况;而二期工程将对所有资产进行穿透,这将成为对资产风险计量的普遍原则。如果资产无法穿透,将会适用惩罚性的资本要求。”
二期工程的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实施穿透性评估;研究完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中穿透法的原则和标准,强化对风险的穿透式识别和监管。
在负债端,主要任务是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进一步强化发展长期、期缴、具有适中收益率水平的保障性业务,降低资金成本,推动保险公司向以价值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
除上述三点外,赵宇龙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涉及资产、负债两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平衡好监管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和政策性的关系。
“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要求客观反映特定业务或资产的风险大小,而政策性则要求鼓励或约束某种业务或资产。一些业务或资产的风险虽然不小,但出于国家战略考虑,需要加以鼓励和引导。为此,偿二代二期工程将引入调控性政策因子,更好地体现监管导向和政策导向,提升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事实上,在偿二代一期工程的风险因子中已经引入特征性因子K值。一般风险因子采用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客观风险水平,K值是特征性因子,可以进一步细分,体现自身特色。“二期工程准备引入调控性因子K值。如在农险上,可能客观数据显示,某个时期的客观风险因子较高,但为了达到政策鼓励的效果,可以引入的调控性因子K值,达到降低风险因子的效果;一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投资项目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
“一方面,通过基础因子显示了客观风险,保证了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特征因子显示政策导向,即政策限制的项目K值为正,提高风险因子,政策鼓励的项目K值为负,降低风险因子。K值可以调整,并非一成不变,使得保险监管在支持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偿二代有效实施的基础环境方面,则侧重治乱象,重点是资本乱象和数据乱象。“偿二代目前采用的是国际标准来定义资本,即只有同时满足存在性、永续性、次级性、非强制性四个特征的财务资源才能被认可为资本。但是,最近两年的监管实践表明,国内外的市场准入监管存在重大差异,中国还不能简单照搬国际标准来定义资本。偿二代二期工程将会修订完善资本的定义,提高资本标准,增加对资本的真实性、合规性的要求,防止不适资本和不实资本被作为合格资本计入偿付能力。”
“数据乱象在最近一年的问题公司风险处置中多有发现,数据不真实,甚至人为造假,有的十分严重。今年下半年,保监会将开展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的现场检查,对于查实的问题要实行双罚,不仅处罚保险公司,还要处理责任人,包括高管、CFO、总精算师,签字的注册会计师和精算师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要顶格处罚。不查则已,一查得管三年。”
行百里者半九十。偿二代二期工程的扬帆起航,将会增强偿二代规则科学性、机制有效性、问题针对性和发展适应性,补齐监管短板,转变监管方式,提升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抵御能力,提高保险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