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风险、挑战
虽然初战告捷,但随着我国金融保险市场的环境和风险状况急剧变化,保险监管面临新的风险和巨大的挑战。偿二代必须与时俱进。
对此,赵宇龙并不避讳。赵宇龙坦言,首先,偿二代是新生事物,一期工程主要是搭建主体框架,制定主体性的规则。“一些规则还不精准、存在短板,甚至存在一些空白,这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偿二代的发展,需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规律。”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保险市场变化快,一些制度可能大的框架和原则不会改变,但其中具体规则比如参数系数等,需要及时调整。这意味着,偿二代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及时跟进,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和监管漏洞,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其次,新的监管体系的落实还不充分,落实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有效。“在行业层面,有些保险公司只是追求达到监管要求,没有充分意识到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完全内化到自身的决策中。偿二代真正入心、入脑、内化到公司的考核和决策体系中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保障体系进行巩固、引导。”
对监管自身而言,赵宇龙说,“偿二代对监管者的挑战,丝毫不亚于对行业的挑战。”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条大河在面前,老的监管体系用撑船的办法过去,现在新的监管体系在河上架了一座桥,快捷多了,也安全多了。但在大桥初成时,人们并不完全了解,或者了解了也不一定愿意接受,有的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小船,不愿意走桥。所以需要保障机制鼓励大家多走桥,少坐船。当然,这一转型不会一蹴而就。”
最后,偿付能力监管相关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众所周知,资本监管必须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之上:一是资本真实,二是数据真实。如果资本不实,资本监管就成了马奇诺防线;数据不实,整个监管体系也成了摆设。
关于资本不实,赵宇龙提出,“金融监管分为准入监管和持续监管。人们在查找不足、反思错误时,往往关注后者而忽视前者。实际上,有效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有效的持续监管的基础和前提。任何行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性质的资本。保险业需要的是长期、追求稳定适中的回报的资本,应该是社会资本中的慢钱、冷钱和长钱。但遗憾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监管机构对社会资本采取了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态度,一些与保险行业性质完全不合的资本进入保险业,甚至让一些兴风作浪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金融大鳄藏身保险业,形成重大风险,教训十分深刻。现在那些问题保险机构出现的资本不实问题,是表象,其根源是资本不适,就是说这类资本本身就不适合、不应该进入保险业。我们的准入规则和监管审核,不应该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养虎为患。”
解决数据不实问题,关键还在于要强化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监管。“偿二代要想真正落地,需要建设相关基础条件。最重要的是,市场准入监管如何筛选识别适合的资本进入保险业,把好入口;入口之后,要从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内部审计等层面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数据真实性。”赵宇龙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