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泉州食品专业市场为何“难产”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噢!又是一个食品市场,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5月15日,在得知石狮食品城启动的消息后,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吴文富不禁叹了口气。过去两年,吴文富一直在为打造一个真正意义的大泉州现代食品市场而奔走疾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泉州地区各个在规划的食品市场相互角力,缺乏整合,导致彼此都陷入无法开工的尴尬局面。

  一座据称将成为闽南地区名优食品和台湾食品集散地的大型食品批发市场——石狮市闽台食品批发城于近日举行启动仪式。石狮剑指大泉州食品商贸中心,很快刺激了食品产业更为发达的晋江人的敏感神经。实际上,石狮食品城只是泉州地区近年来见诸报端的6个大型食品专业市场的其中一个。而这也再次引发一个尴尬的话题:占据福建省食品产业四成的泉州地区特别是晋江,提出打造一个大型现代食品专业市场已多年,却始终一个也建不起来,泉州食品专业市场为何总是“难产”?

规划停滞引发的争夺

  早在2007年,亲亲、雅客、金冠曾联手,高调声称要在晋江打造“世纪食品城”。然而奠基都四年过去了,仍不见动静。正是各种在规划市场的停滞不前,使得各方都觉得“有机可乘”。刚启动的石狮食品城无疑也是瞅准这一机遇。

  实际上,石狮食品城只是一个导火索,泉州食品专业市场之争由来已久。记者搜索了近几年的报道和资料,发现大泉州食品市场的各种大型规划至少有6个,仅晋江就有世纪食品城、泉州食品城,还有中食集团的晋江食品商贸城,泉州市区和南安也先后规划过类似的“泉州食品城”。其中又以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主导的泉州食品城和晋江食品商贸城的规模最为庞大,规格也较高,而它们之间的较量也最为激烈。

  泉州食品城始于2009年12月泉州市经委的一份调研报告《关于建设“泉州食品城”调研情况的意见》。这份报告得到了省、泉州、晋江三级政府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都签字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支持。2010年3月,晋江市副市长吴清滨专门就“泉州食品城”落地,在晋江召开多次现场协调会,初步确定选址罗山街道樟井社区。2010年6月,由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主导的关于“泉州食品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出炉。该报告明确了项目总体布局、功能定位、投资方式等核心问题。会长吴文富将这一项目列为其任内的头等大事,协会80多家主要大型会员企业签订参股意向书。

  “当时,我们连谁出资多少股,建设日程安排表等,都提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思路。”吴文富回忆说。就在大家都对这一项目即将动工感到兴奋时,项目在去年下半年却意外被搁浅了。意外源于中食集团和捷龙超市突然抛出另一个食品城:双方将投资68.2640亿元,在晋江新塘(离泉州食品城仅2公里远)打造晋江食品商贸城。

  应该说,这回吴文富遇到了一个实力超强的竞争对手,大型央企——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食集团”)。“地方政府都非常渴望能引进这样的大型央企,中食集团对晋江市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显然,晋江不可能同时批准两个市场。该如何整合两个项目,成为摆在晋江市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正是双方都很有实力的产业背景,使得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成为决定大泉州食品城未来走向的最重要一场战役。

  两大巨头的相争,只是近年来泉州食品专业市场争夺战中的一个缩影。早在2007年,晋江食品界三大巨头:亲亲、雅客、金冠曾联手,高调声称要在晋江打造“世纪食品城”。然而奠基都四年过去了,仍不见动静。正是各种在规划市场的停滞不前,使得各方都觉得“有机可乘”。刚启动的石狮食品城无疑也是瞅准这一机遇。“此次成立的‘闽台食品批发城’就是为了聚集广大食品批发户的批发资源,进驻到食品批发城来,然后向泉州地区乃至华东地区辐射,让石狮真正成为泉州地区的食品批发总部。”在谈到批发城的定位时,石狮方面毫不掩饰其远大企图。

食品产业链的缺失

  不管最终由谁来主导,建成后的“泉州食品城”都应该是功能齐备,能够整合泉州目前的食品产业上下游企业,推动泉州成为真正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由于各个项目主导力量不同,加上泉州地区产业力量历来分散,习惯相互角力,还有地方政府引导不够,这些都被认为是导致上述众多规划成为浮云的主因。不过各方力量都想打造大泉州食品专业市场,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发达的泉州食品产业确实急需一个现代的大型专业市场。而这也折射出,号称中国休闲食品基地的泉州食品产业链在商贸环节的缺失。

  说到专业市场,不得不提目前泉州地区最大也是最成熟的食品市场——晋江罗山社店食品市场。该市场于1997年建成,现拥有门店200多家,主营糖果、调味品等休闲食品的批发,已发展成为泉州地区最大的食品及其原辅料批发集散地,也可以说曾经对晋江食品业聚集成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现代流通市场和市场交易规模及辐射范围的逐步扩大,社店市场现有的服务功能及设施和空间已明显落后。“这里交易规模小,品种严重偏少,场内的交易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集市交易模式,使得市场辐射范围和档次提升都受到很大限制。”就连社店市场不少商户也认为,社店市场已无法适应泉州地区食品产业集散地和转型提升平台的需要。实际上,这两年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和罗山街道一直在探索改造提升该市场的可能性,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却发现缺乏改造并达到现代大型专业市场的综合条件。

  为此,业内普遍认为“泉州食品城”只能另选地址。泉州、晋江两级食品行业协会也不止一次提出建议,希望在食品企业相对集中的晋江市罗山街道办事处周边,建设另一个以食品原辅材料及成品交易市场为主体,集交易、研发、检测、培训、仓储、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食品城”。

  “泉州虽是国内最大的休闲食品生产地,但缺乏承载食品产业聚集的现代专业市场、缺少吸纳集聚规模企业和品牌企业的平台。”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林清汉秘书长说,早在2006年,“泉州食品城”的构想就已提出,现在终于被有关部门纳入议事日程。不管最终由谁来主导,建成后的“泉州食品城”都应该是功能齐备,能够整合泉州目前的食品产业上下游企业,推动泉州成为真正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正如金冠食品(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泉州市食品协会会长吴文富一直强调的:“泉州食品城建成后将改善大部分食品企业粗放的管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不到位的人才环境建设、不完善的吸引人才的机制和安全认证机制等造成的产品难以跨越出口创汇的国际市场门槛,打开泉州市食品业发展的瓶颈,吸引外商投资,成为中国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