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相隔不过五天,厦门两家公司的上市首发申请均获得通过。5月16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达威)的首发申请已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在上市之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此前的5月11日,厦门日上车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也获得通过。
根据金达威的首发招股书(申报稿),该公司拟公开发行23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56%,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然而此时的金达威,其主营业务及募投项目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旦上市可能会成为“隐形炸弹”;更为直接的不利因素,则是其核心产品卷入专利侵权漩涡,被日本一家公司在美国告上法院,目前官司缠身且前景尚未明了。
就此,记者昨日致电金达威总台联系采访,被告知相关负责人出差在外,暂时无法安排采访。
欲闯新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金达威前身为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0日,于2009年3月整体变更,规模不大,目前注资为6700万元,属于食品营养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在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主要生产和销售辅酶Q10、VA、VD3、微藻DHA和植物性ARA等五大系列产品,2008年~2010年金达威营业收入为3.44亿元、3.67亿元、5.36亿元,净利润为3191.73万元、5246.44万元、1.41亿元。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信息,金达威此次公布的募投项目共有三项,合计需要2.2亿元资金。除了研发中心项目所需要的3000万元资金外,另外两个募投项目分别是:350吨DHA项目和250吨ARA项目。预计350吨DHA项目投产后能产生1.5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将达到3000万元。预计250吨ARA项目达产后,营业收入能达到1.2亿元,净利润为2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DHA领域和ARA领域都是金达威新进入的行业。金达威在2009年前主营主要是从事辅酶Q10、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等三大产品,2010年刚刚试水DHA和ARA领域。去年,金达威在DHA和ARA两项业务上的产能都只有20吨。在金达威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中,DHA销售收入只占1.55%,ARA销售收入只占1.72%。
招股书(申报稿)透露的有利消息是,DHA业务毛利率较高,达到77.37%,ARA业务毛利率也达到64.39%;也有不利的消息,即从这两大业务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等指标看,DHA和ARA业务在金达威的五大业务领域表现并不突出,尤其是DHA业务去年83.5%产能利用率和92.87%产销率,排在末位。
业内人士倪先生分析,一般说来,企业募投资金投向全新的业务领域很敏感,既要解释募资不投向原有业务的原因,又要详尽介绍新项目生产工艺稳定性、大规模市场拓展的可行性。从金达威DHA业务2010年表现来看,上市公司需要解释为何产销率和产能利用率都不高,更需要解释今后生产规模大幅扩张到370吨后销售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避免出现产品做出来卖不掉的情况。
官司已缠身
金达威头顶有诸多高科技光环,这也成为证明其市场潜力的重要筹码,然而在面临上市之际,却遭到日本一家公司在美国起诉——不过此举是否针对金达威尚不清楚,因为同时被诉的还有另外三家中国公司。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信息,金达威有两大主导产品,辅酶Q10和维生素A,这两者分别为其贡献30.24%和33.65%的营业收入。对金达威而言,主导产品辅酶Q10可谓意义重大,2008年至2010年,辅酶Q10销售收入占金达威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6.28%、33.36%及30.24%。
然而,一纸来自大洋彼岸美国加州的诉讼公告,让准备上市的金达威猝不及防。2011年3月22日,美国专利局颁发了专利号为US7,910,340B2的美国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关于辅酶Q10的制备方法”,根据专利封面信息,这项专利目前的权利为日本Kaneka公司。在该专利颁发当天,日本Kaneka公司当即向美国加州中央地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为四家中国公司,包括金达威在内。
据起诉书称,日本Kaneka获得金达威公司生产的辅酶Q10的样品,基于对该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和金达威的网站资料,认为“340号专利”的一条或多条权利声明覆盖了金达威生产辅酶Q10所使用的方法。日本Kaneka认为,金达威侵犯了“340号专利”一项或多项权利;其侵权行为故意。该公司向加州法院申请临时及永久性禁止金达威等公司再行侵权;并提出不少于合理许可使用费的赔偿,以及故意侵权的三倍赔偿等。
金达威在招股书(申报稿)介绍,公司是国内辅酶Q10产品出口最大的企业之一,会对此负责任,但目前尚未正式收到对方的起诉书,但已聘请中国和美国律师,正在做应诉前的准备,有信心争取对金达威有利的结果,如果胜诉将对北美市场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败诉,将自该专利生效之日(即2011年3月22日)起向日本Kaneka支付合理许可使用费,公司辅酶Q10产品仍可出口美国市场;而对于诉讼请求中故意侵权的三倍赔偿,则由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金达威投资和江斌全额承担赔偿。(本网记者 徐锡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