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版《天然砂岩建筑板材》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精准聚焦采用粘贴法施工的建筑装饰用天然砂岩板材,明确施工安装后的板材不适用本标准,通过与现有规范的差异化定位,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天然砂岩板材的标准化体系。
据了解,石材建筑施工主要分为干挂法与粘贴法两大方式。其中,干挂施工因安全性能要求高,一直遵循GB/T32834—2016《干挂饰面石材》标准,该标准已涵盖高要求砂岩板材。新版《天然砂岩建筑板材》标准则专门划定粘贴施工范畴,与GB/T32834形成互补、无重复覆盖,重点适用于地面、楼梯、踢脚线及室外地面等工程的粘贴施工场景,同时将24米以下墙面粘贴施工的砂岩石材纳入规范范围,为低高度墙面砂岩装饰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依据。
在石材分类体系上,新版标准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与完善。一方面,考虑到石英岩品种有限,且新版GB/T13890已将其归入花岗石类别,本次标准在矿物分类中删除了石英岩类别,避免分类交叉重叠;另一方面,针对市场中常见的黑色带孔洞石材(俗称“黑洞石”),经检测其各项性能符合砂岩类别特征,标准新增“凝灰岩”作为砂岩分类之一,与保留的杂砂岩、石英砂岩共同构成三大砂岩类别。为提升分类标识的便捷性,标准还新增类别代码,以砂岩种类首字母“Q”为基础,分别搭配汉语拼音首字母“Z”“S”“N”,形成两位字母的种类代号,便于行业快速识别与应用。
此外,新版标准结合实际施工场景与行业习惯,对产品分类及等级划分进行优化。在形状分类中,鉴于弧面板多用于柱面装饰且基本采用干挂法施工,不在本标准适用范畴,故删除弧面板分类;在等级分类上,取消原有“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的表述,保留“A级、B级、C级”分类方式,更贴合当前行业的实际分类习惯,减少标准执行中的认知偏差。
据悉,国家标准《天然砂岩建筑板材》由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60)归口管理,主管部门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确保标准制定与行业发展需求紧密衔接。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材协会、环球石材(福建)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主要起草工作,周俊兴、钟文波、苏健等行业专家参与标准编制,为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前瞻性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 蔡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