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

来源:海丝商报 2024-04-02 11:21 http://www.mnw.cn/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迈向美丽春天美好未来

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

  4月1日,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召开。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泉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王瑞强莅临指导。南安市领导张桂森、王连赞、傅文星、王端峰、陈江虹、丁金火出席活动。

  大会选举产生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第一届理监事会领导班子,黄华强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陈江虹当选为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叶壬癸当选为监事会监事长。

  许维泽代表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对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的成立以及第一届班子成员的当选表示祝贺,向关注支持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南安商界翘楚、家乡贤达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了南安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他强调,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进南安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助推南安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工作;要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按照“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强化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把班子队伍建成富有凝聚力、创新力的工作集体。

  南安市委书记张桂森表示,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必须作答好的一道“必答题”,事关南安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当前,南安市正大力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正逢其时、恰逢其势。诚挚期盼促进会积极牵线搭桥,整合各方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促进优势互补、资源耦合、信息共享,更好地参与和服务全市乡村振兴;希望大家走向乡间田野,用专业视角来探究乡村未来图景,用坚实脚步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农村美、农村富”。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促进会发展好、建设好,让大家尽情挥洒汗水、施展才华,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迎来“繁花似锦”的美丽春天、美好未来。

  王瑞强表示,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希望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团结全体会员,全力当好南安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和智库。他强调,要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要坚持精准方略,明确职能定位;要整合社会资源,积极牵线搭桥,为南安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黄华强表示,促进会将找准定位,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搭建服务乡村的新平台;多维链接,拓展渠道、牵线搭桥,建设要素资源集聚的资源库;躬身笃行,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当好“两腿沾泥”的帮帮团,为南安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阵出力。

  会上,与会市领导向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创会会长、荣誉会长、会长、常务副会长、监事长及高级顾问授牌。现场还举行乡村振兴项目签约仪式,也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溪湾·好乡里”乡村振兴、洪梅镇千亩良田集约经营示范、九都镇新民村丰源生态农业旅游、华溪生态文旅等5个项目现场签约。

原标题:南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茶园变秀场2025-05-27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永春县委书记吕建成到锦斗镇开展“四下基层
  •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
  • 石狮市:全力打造近邻服务“红色枢纽”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石狮:海上泼水节 再续两岸情(视频)
    泉州石狮:海上泼水节 再续两岸情(视频)
    泉州南安举办世界龙舟大赛(视频)
    泉州南安举办世界龙舟大赛(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以下哪一种传统非遗有“东方歌剧”的美誉 漳州:土地“减肥” 乡村更美 6月4日今天最新油价查询 2025年92、95号 连江经济开发区华电储运码头:迎峰度夏电 李强会见河野洋平率领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 王毅会见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 2025年河北高考安排及各科考试时间公布 屏山时评 | 乡村文化建设贵在“内聚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