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24日讯 (通讯员 杨阿红 吕国娜 闽南网记者 张凯航) 去年,南安诗山派出所所社区民警在入户访查中,发现辖区钱塘村许某阳的养子许某璋没有户口,于是,该所户籍民警依照程序,采集了许某璋DNA血样送往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并及时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
今年11月初,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贵州省毕节市公安机关的信息,许某璋的DNA与其辖区一名被拐儿童的父母余某付、石某云比对上了。收悉次消息后,刑侦大队组织犯罪侦查中队中队长许金山及诗山派出所责任区民警黄荣昌,多次深入走访许某阳,积极做许某阳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多替孩子考虑,换位思考,同样是为人父母,希望能够彼此理解,经过多方努力,许某阳同意养子与其亲生父母相见。
11月22日上午,在贵闽两地民警的协助下,通过DNA比对,离散天涯的父母和孩子终于在17年后再次相聚在一起。
起初,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亲生父母,许某璋一直很拘谨,没怎么敢说话。看着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成人的儿子,石某云默默留着泪,最终还是哥哥先开了口叫了声“弟弟”。两家人在一起谈起了贵州的老家和南安的生活,并互留了联系电话、互加了QQ。
据了解,2000年,余某付夫妇的年仅3岁的儿子在贵州省毕节市被拐,之后辗转到南安,被许某阳收养了,并取名为许某璋。从此,余某付夫妇便到处寻找儿子,寻找了17年,终于有了消息。余某付夫妇非常感谢养父对许某璋多年以来的培养与照顾,并主动向许某阳表示,他们此次来主要是看看许某璋,只要他健康快乐,他们作父母的也就心安了。养父许某阳也表示,尊重孩子的决定,也希望两家人可以成为一家人,以后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