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的完斋西路二期工程完成硬化,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养护,预计一周后通车。
当天,记者在炉山村慕美自然村看到,崭新宽敞的水泥路面上,有村民撑着伞徐徐走过。村“两委”成员潘鑫杰告诉记者,这里是当地主干道,串联起家风家训馆、五世宗祠、完斋公园、乐峰中学、炉山小学等地,车流人流密集。此前,道路狭窄,最宽处仅2.5米,交通拥堵情况频发。
“以前一到上下学、上下班高峰,这条路就堵得水泄不通,村民出行苦不堪言,外地车辆也不敢进来。”慕美潘氏五世宗祠理事会理事长潘住强回忆道,道路狭窄成了乡村发展的“绊脚石”,拓宽改造迫在眉睫。
为此,慕美潘氏五世宗祠理事会发起道路改造倡议,并动员附近宫庙,将香火钱汇聚起来,成为道路改造的重要资金来源。最终,道路建设共募集了超20万元。
资金有了,群众支持更是关键。此次道路拓宽改造涉及9户村民的庭院、围墙、水沟,村民们得知后纷纷无偿出让,用实际行动助力道路改造。
“路修好了,大家都受益,这点牺牲不算啥,我们支持!”村民潘大叔朴实的话语,道出众人心声。
据悉,完斋西路二期工程于6月4日开工,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将路面拓宽至6米,从单行线升级为双车道。
炉山村驻村干部黄福龙说,完斋西路二期工程不仅是交通的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它全长500米,连接省道213线,串联起文化、教育、休闲节点,让乡村资源“串珠成链”。今后,村民出行更便捷,学生上下学、居民逛公园、游客探访文化场馆,都不再受道路拥堵困扰。
“以前路不好,村里开展活动,外地亲友都不愿来,现在路宽了、环境好了,下次宗族活动,肯定热闹!”潘住强笑着说,道路改造,也将带动乡村环境蝶变,管线入地、暗沟建设,让村容村貌更整洁。未来,这条“民心路”,正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向心力。(记者 黄俊涛 实习生 卓依晗 通讯员 黄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