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果然还是国产动漫产业
如果要对这次动画下架事件做一个评论,小编不会说什么‘大快人心’,‘小屁孩看什么动画’,‘分级制度某年某月才会确立’这些事,小编想说的只有四个字——扶持国漫。
没错,回顾这些年整改的问题,最为成功的可谓网文和影视剧方面,前者扫除大量小黄文,后者完全开启了海外影视剧大版权时代,其实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上面对于国漫的整改吧,结果呢?
当年期待值很高的国漫《战斗装甲钢羽》也因各种原因放弃动画化
其实小编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中国没有了日漫,会变成怎样?显而易见,很多人嘴中希望扶持的国漫绝对迎来了发展时机,或许有人说日本动漫就是好看,中国动漫就是垃圾,那么说明你还是没看过国漫,这种对比只是你所谓的臆想,小编可以明确地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漫画创作人才,其中也包括大量曾经在日本留学,掌握动漫核心技术和题材的年轻人才,而现在有妖气以及腾讯漫画正在逐渐打开这个局面,全力营造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中国早一点打开动漫市场,让动漫产业成为媲美日美那种大型经济产业,那么分级制度恐怕早就落实下来,事实便是如此,正是因为喜羊羊在中国确立了商业模式,在中国赚到了钱,打开了市场,低龄儿童动画才会如此发达,受到大家广泛喜爱,这你不得不承认,所以要怪中国动画产业不成熟,没有适合青年观看的优质动画,也要怪我们不肯掏腰包支持自己喜爱的事物,如果花费大量金钱制作动画反而赚不到钱,这笔钱算到谁头上?结果显而易见,投资方撤资,制作人自己承担后果,动画制作团队解散,年轻人梦想破灭,很现实很残忍,中国动漫产业现在就是这样。
所以想要改变这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努力,自己掏腰包扶持,自己改变那些喜好免费事物的人的观念,毕竟没有电影票,《复仇者联盟》几亿票房不过是个笑话,日本动画也是如此,做动画赔本就绝对不会出续作,而国产动画几乎是没有赚过钱的,而目前的状况几乎是日本动漫吊打国产动漫,这样等于变相降低了国产动漫的竞争力,最后的结果就导致国漫迟迟无法获得发展,永远是喜羊羊的那一套,那么选择下架日本动画,恐怕就是之前所言的含义了。
结束语:
首先我们要做个提问,在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们是希望只看日本动漫,还是希望国产动漫在十年内发展成媲美日本动漫的地位呢?
我们可以这样想,为何PS4可以顺利入华?我想大家心中已经拥有很多解释,但是如果从这次事件的部分观点出发,我们或许能看到一点新的东西,那就是竞争力。
在当年中国游戏市场并不发达的时候减少了游戏主机的竞争力,导致中国网游以及PC端飞速发展,而现在即便PS4入华,那么在中国游戏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并不能对PC端造成太大威胁,因为PC端的产业已经成型,群体已经固定。
通俗易懂的分级制度
那么我们可以说,如果现在通过政策卡掉日本动漫,十年后再引入进来,而国漫在这十年内发展并建立日本动漫无法替换的产业链和用户群体,那么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情呢?
那么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一定是不满的,因为女友和亲妈同时掉进水里并不是简单的选择,然而当下真就没有什么能够拯救动漫爱好者观看动画的方案么?
其实主意是有一个的,那么我们用假如的想法来说,放弃分级制度当它不存在,如果对国内的日本动画采取部分收费制度,我们用尺度较大的《high school dXd》做个例子,要求不高,20元全集,那么我们这样想,收费制度给出的限制都有什么?身份证实名认证,银行卡绑定,手机号绑定,支付密码多重保障,支付方式采用人民币而不是点卡,那么我们可以这么想,一个孩子实名认证的机会是多少?得到身份证的机会是多少?得到手机机会是多少?得到银行卡和密码机会是多少?我想一个小孩子做了这么多显眼的事,你家长要是对孩子这些行为一点察觉都没有,那么说明你作为家长是失职的,这个锅就得让家长来背。
或许这种方法不能杜绝部分未满18岁的少年观看动画,但是作为这个措施曾经的成果,网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想当年,不管年龄只要两块钱就给开一台机子的黑网吧,到实名制验证后几乎成为关门停业的愁苦行业,这时的网吧产业可谓从天堂掉到地狱,但日本动画不同,如果在日本动画上面采用这种收费方案,那么既避免了低龄儿童观看大尺度日本动画的可能性,也能在日本动画身上赚到不菲的收益,虽然降低了动画的点击量,但我认为这对视频网站来说不是问题,而且这种行为更等于变相支持了动漫产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最后对于这起动画下架事件,大家只要摆正客观公正的心态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糟糕,毕竟有人停滞就有人在前进,其次,听风不是风,下雨说不定也能变成雹子,我们人人拥有一把握在别人手里的伞,虽然不确定何时能被风吹走,但至少知道伞的作用是用来驱档风雨就够了。
说句客观的话,有动画就看,瞎操什么心,若是没得看,我想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