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防癌未来可“量身订制” 免疫疗法或成最有希望治疗手段

来源:科技日报 2019-10-30 09:35 http://www.mnw.cn/

  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上,专家表示——

  防治癌症 未来可实现“量身订制”

  “当前,我国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每天约有10000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分钟新增7名癌症患者,并有5人因癌症死亡。”日前,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在2019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上如此介绍我国面临的抗癌形势。

  癌症,已是一种“常见病”,甚至是“高发病”。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统计,男性的终身患癌率高达39.3%,女性约为37.7%。如何破解治癌难题,改变“闻癌色变,患癌绝望”的困境,已成全球各国急欲破解的难题。

  精准治癌要向“智疗”迈进

  “癌细胞是人体最‘聪明’的细胞,它由正常细胞癌变而来,当你想杀死它时,它会表现出正常细胞的特性,而且晚期和早期的癌细胞在生物学行为上有很大区别,这都是癌症很难治愈的原因。”于金明表示,要解决癌症,要从分子、基因和细胞的水平着手,关键在于精准的知道每一个肿瘤分子的机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微环境。“所以,癌症的治疗是个精准医学的个体化系统工程,而不是几个大夫坐在一起会诊就能解决的问题。”

  于金明谈到,精准治癌的愿景,就是要把主观治疗客观化,把客观治疗标准化,把群体治疗个性化,把个性治疗精准化,最终实现把复杂生命数字化。2010年以后,智慧医疗兴起,精准治癌一定会向“智疗”前进,这需要分子、解剖影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集成交叉与跨界融合,精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设备、技术与策略。

  “癌症治疗的目标是实现私人量身订制的精准治疗,而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吃一种抗癌药。”于金明指出,具体流程就是先根据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微环境寻找潜在靶点,再使用下一代基因测序(NGS)、大数据等技术设计个性化药物,开展个性化伦理和临床试验,实现个性化用药治疗。“这样产生的疗法,只对这一个患者有效。”

  免疫疗法可能成为最有希望的治癌手段

  放疗、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是医学界针对癌症的五种疗法。其中前三者是传统疗法,后两者为新兴疗法。

  近年来,以“CAR-T”技术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异军突起,在治疗血液肿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有两种相关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教授米歇尔·萨德兰(Michel Sadelain)在此次论坛透露,“CAR-T”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由血液肿瘤向实体肿瘤延伸拓展。

  于金明认为,免疫疗法可能成为最有希望的治癌手段,但更需要与其他疗法融合使用、抱团取暖。同时,它还要与新技术交叉融合、集成创新,既要与精准医疗融合成为“精准免疫”,避免无的放矢,又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合成为“数字免疫”,最终才能达到“免疫+”的效果。

  “营养治疗是手术、放疗、化疗等所有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与前提,是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我国肿瘤营养学科创始人石汉平教授在论坛上强调,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抗癌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法承受抗癌治疗,特别是食管癌等营养不良严重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营养治疗。事实上,营养不良的人也更容易患恶性肿瘤。从癌症预防的角度来讲,我们在饮食中要坚持“丰富多样、食不过量、吃动平衡、身心健康”的指导原则,并且有意识地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

  “据统计,中国癌症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为40%,美国的数据是70%。我们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于金明指出,我国在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上都不比别人差多少,现在急需加强的是临床研究,促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医疗的成果转化。(记者 于紫月)

原标题:防治癌症 未来可实现“量身订制”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地震后被困废墟正确的呼救方式是什么?蚂蚁
  • 以下哪一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科学实验卫
  • 5G信号多个A代表什么?会带来哪些改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 惠安国寿寿险和县计生协会联合开展“母亲 “泉州产”鱼排首次出口海外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启幕 厦门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 漳州三条公路获评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 漳州老年人身份证可替代优待证使用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