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时事新闻版权争议如何化解?著作权法规定需改进

来源:法制日报 2019-01-24 08:19 http://www.mnw.cn/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甘柴劣火》刷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主要争议焦点之一在于此文章是否属于洗稿。

  有观点认为,这篇文章引用了大量传统媒体的深度调查,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也有人提出,向公众发布的时事新闻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文章的二次传播并非照搬照抄,而是有独立思想及评论的二次传播。

  随着全媒体时代来临,新闻版权纠纷此起彼伏。《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合理使用范围存争议

  著作权法规定需改进

  在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刘文杰看来,著作权法上的时事新闻是指那些不满足独创性要件的纯粹事实性消息,例如格式化的会议报道等。由于不具备作品构成要件,自然也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相反,无论是写实的新闻报道还是虚构的文学作品,只要构成有独创性的表达,就可以作为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新闻作品的独创性尤其体现在作者的材料选择、遣词用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刘文杰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有些时事新闻是对事实性的单纯描述和报道,属于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范围。但有些时事新闻作品是深度型、深挖型的调查类时政新闻,需要耗费较高的创作成本,并非属于合理使用范围,其转载引用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并向其付费,即具有所谓的人身权、财产权。

  “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作出了保护规定,但并未区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作品。由于二者在法律上未明确区分,则容易混同,从而造成合理使用范围过于宽泛,导致一些自媒体薅了传统媒体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的‘羊毛’。”朱巍说。

  朱巍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著作权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进一步改进。“虽然相关司法解释已有相应补充,但司法解释、司法判例和法律条文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希望法条能够进一步修改,明确时事新闻、时事新闻作品、新闻评论、夹叙夹议等各类形式的作品之间的边界及版权权利。”

  刘文杰认为,虽然著作权法中有“时事新闻”这个概念,但是并没有给其下一个界定。而且,即使未来有可能在法律条文中对其予以界定,或许也不会给实务界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隔夜茶表面形成的一层油膜是什么?蚂蚁庄园
  • 猴面包树储存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哪?蚂蚁庄园
  • 研究:细颗粒物污染与非吸烟者肺癌基因突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今年前5个月 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 乐峰百亩“黄金笋”迎来采收季 南洪路一右转车道实现“机非分离” 喜迎食博丨成都市新津区考察团到漳州龙海 龙海区检察院:法治护航成长,共筑家庭保 长泰后坊村幸福院:托起稳稳的“夕阳红” 遵义市招生考试网官网 2025年遵义中考成 鞍山2025年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附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