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化淡妆,手上有水晶指甲,上身穿桃红色衣服,脚下一双舞蹈鞋,这就是兰峰社区50多岁的舞蹈老师刘纯。刘老师跳了30多年中国舞,从文化馆退休后,闲不下来,义务教社区的大姐、大妈们跳民族舞。刘老师的梦想是,带出一支从社区里走出的民族舞舞蹈队。

近日,记者来到罗山街道兰峰社区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3楼,刘老师正在教大妈、大姐跳舞。这些学员平均年龄40多岁,都是刘老师的邻居。“走、看、蹲、接、跳……”“下巴抬高,身体往后倾……”刘老师声音清亮,跳起蒙古族舞蹈,刚柔并济,气势如虹。尽管是义务教学,但刘纯老师仍十分敬业,每一个动作教完,她都停下纠正每一名学员的体态和姿势。“舞蹈动作如果没有做到位,美感就大打折扣,每个动作都要纠正到正确、到位为止。”刘老师说,因为学员年纪都较大,大多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一节课经常只能教两三个动作,时间都用来纠正和调整动作了。
就是这样“慢工出细活”的一步步教,五节课下来,近20名大姐、大妈终于能把8个动作串在一起,伴随着蒙古族舞蹈乐跳完整组动作。“从来没学过舞蹈,回去得自己练习,刘老师很不容易啦!”学员任大姐说,她是一名全职主妇,平时孩子上学后,她做完家务就看看电视,跟刘老师学了舞蹈,她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人也更自信,还结识了社区的新朋友。
刘老师说,她原本在三明市文化馆工作,工作之余开班教舞蹈,已经干了30多年,有的学员妈妈和女儿两辈人都是她的学生,学生们许多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等高校。“闲不下来,还想教课,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跳舞。”刘老师说,随儿子到晋江后,她负责接送孙子,但仍放不下跳舞教学的事,现在,她十分享受志愿服务的过程。刘老师是国家三级导演、福建省舞蹈协会会员,拥有八级舞蹈教师资格。现在,她的梦想是,在自己晚年,带出一支从社区里走出的民族舞舞蹈队。(记者 林雅萍 陈巧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