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名单公示公告,晋江市磁灶镇入选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单。
2024年以来,磁灶镇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为目标,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全域振兴路径,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磁灶样板,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并入选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
推动三产融合
激活产业动能
2024年,磁灶镇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域土地整治、集体土地入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培育三吴青椒、洋尾辣椒特色专业村;推动陶瓷建材、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繁荣发展农村电商、集体增收项目,培育市场主体1.8万户,持续擦亮中国陶瓷名镇、省级商贸特色镇、淘宝镇等区域名片的同时,有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据了解,2024年,磁灶全镇规上工业产值338亿元、限上销售额240亿元,财税收入11亿元,村财收入村均72.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万元。今年上半年村财收入再增31.6%。
强化多元联动
夯实人才根基
据介绍,在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过程中,磁灶镇注重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推行“强带弱”“老带新”模式,近40%村主干入选晋江市农村治理人才,特级人才数占晋江全市一半。同时,推动落地国家级陶瓷研究院,引进硕博人才63名,有效孵化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超50家。
除此之外,聚焦乡村人才振兴,磁灶镇还推动成立了镇、村乡村振兴促进会,并策划开展“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行动,有效汇聚了振兴力量。
提升民生福祉
繁荣文化事业
以文化振兴为抓手,磁灶镇发挥磁灶窑“世遗”效应,孵化“磁小龙”文旅IP,推出11条研学线路,不仅创作文艺文创产品70多项,还办好了文旅嘉年华等特色活动,助推镇文化站获评省特级站。
此外,磁灶还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新增优质学位超2000个,并积极推进磁灶中学争创省一级达标中学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医养康事业,建成全国第二家镇级二甲中西医结合医院,实现养老场所村村覆盖。
据了解,在文明乡风的滋养下,磁灶辖区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成为新风尚,全镇近万志愿者年均开展活动超300场,年公益捐赠超5000万元,获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建设和美乡村
守护生态底色
近年来,磁灶镇坚持规划引领、扩容提质并举,扩展中心镇区至15平方公里。同时,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系统推进公厕改造、垃圾分类、裸房整治,农村生活污水纳管率超90%,新增335个乡村建设“五个美丽”项目,其中省级典型17个。
以生态振兴为抓手,磁灶镇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拼”活动,串点连线成片打造3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同时挖掘乡村文化、非遗元素推动“一村一品”效应成势,11个村居获评全国、省级荣誉。
创新基层治理
筑牢组织堡垒
据了解,围绕组织振兴,磁灶镇将全镇村居划分为429个网格,构建精细化网格管理体系。同时,建成村级“党建+”邻里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健全27个镇村综治中心,实施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入列泉州市五个创新案例,获全国工商联通报表扬。
据介绍,截至目前,磁灶镇已建好54个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群,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保障。
(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洪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