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泉州海关的数据显示,1—8月,晋江休闲食品出口额超14亿元,同比增长11.8%,面包糕点品类更是成为增长主力。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晋江食品企业集体出海的热潮涌动、产品创新的精准破圈,以及出海模式的深度迭代。
组团出海中小企业与龙头齐发力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超佰味食品的生产车间,机械臂与工人协作打包“元气打糕”,这批货值8.3万元的烘焙糕点即将发往澳大利亚——这是超佰味今年开拓海外市场的又一订单。
“2024年试水海外,一年多就打开局面!”超佰味总经理郭凯旋难掩欣喜,企业前7个月出口额突破1000万元,同比翻倍,订单排至11月,“车间两班倒仍赶不上需求”。如今,“元气打糕”已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外市场的“网红单品”。
“以前我们长期专注国内烘焙市场,去年发现海外休闲食品消费需求变化,果断调整方向,没想到能这么快站稳脚跟。”郭凯旋的话语里,满是对出海决策的庆幸与对市场前景的信心。
专注即食肉制品的晋江市力诚食品有限公司,则是“深耕市场”的典型。
此前,力诚食品主打东南亚市场,香辣、甜辣口味的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突破增长瓶颈,公司将目光投向欧美市场,针对当地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偏好,针对性调整产品配方,减少盐分与添加剂,推出低盐、高蛋白的即食肠产品,成功敲开欧美商超大门。
如今,力诚食品的出口版图已从去年的14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至19个,今年前7个月出口值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15%,两项数据均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成为晋江肉制品出口的“中坚力量”。
行业龙头企业的出海动作,则更具“标杆意义”。
盼盼食品出海之路动作频频,2023年完成印尼生产基地前期调研并启动工厂筹备,其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20%猛增至2024年的80%,在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收获亮眼成绩。“今年以来,盼盼食品出口量持续攀升。”盼盼食品国际业务部外贸资深经理黄海轮表示,十年前出口产品都不敢印自己的商标,现在盼盼的LOGO醒目地出现在东南亚超市货架上。
除超佰味、力诚、盼盼食品外,晋江糖果、布丁、休闲零食等领域企业也加速加入出海阵营,形成多元发力态势。久久王食品2025年上半年外贸订单保持增长,日韩市场客户订单量显著增加;亲亲食品通过出口业务与OEM代工的协同策略,2025年上半年实现果冻产品销售额增长;2025年上半年,好来屋食品外贸板块出口地区以欧美国家为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量显著增加……
从中小企业的“试水突破”到龙头企业的“战略布局”,从单一产品的“零星出口”到多品类的“批量输出”,晋江休闲食品企业正以蓬勃的出海热情,共同推动区域出口数据稳步增长,勾勒出“晋江味道”走向世界的生动画卷。
“量体裁衣”品质创新双轮驱动
如果说企业出海是“主动出击”,那么产品破圈就是“克敌制胜”的关键。1—8月晋江休闲食品出口的增长,绝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企业围绕海外市场需求,在产品品质、口味配方、品类布局上精准创新的结果。
在全球健康饮食趋势的影响下,“天然、无添加、少负担”成为海外消费者选择休闲食品的重要标准,晋江企业敏锐捕捉这一需求,纷纷在产品配方上做“减法”与“加法”。
巧妈妈食品在这一领域的探索颇具代表性,公司总经理许树曾直言:“出海是动作,品质升级是核心。”今年上半年,巧妈妈投入近千万元聚焦核心大单品——焦糖鸡蛋布丁的“清洁标签”优化迭代,通过简化配料、升级原料与工艺,将产品标签配方表数量减少至行业平均数量的60%以下(即减少40%以上):用可可代替传统黑糖,去除化学苦味;将普通蛋液升级为真实全蛋,提升营养成分;用天然柠檬汁代替工业调酸剂,让风味更自然。
这种对健康品质的极致追求,让巧妈妈产品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尤其是对品质要求较高的日韩市场,其产品的动销周转率得到客户肯定。
区域化适配,是产品扎根海外的“关键一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消费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晋江企业深谙“入乡随俗”的道理。
亲亲食品通过与外商的频繁交流,精准把握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其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客商对接洽谈,企业了解到中东地区消费者对薯片等膨化产品接受度更高,因此在开发中东市场时,将膨化产品作为核心推广品类;而针对重视资质认定的欧洲客商,亲亲食品计划对靠近港口的生产基地进行厂区改造及资质认定,以满足欧洲市场严苛的标准要求。
除了在现有品类上做精做优,晋江企业还通过拓展新品类、获取国际认证,进一步提高海外市场的“准入门槛”。
好来屋食品今年新增液体咖啡生产线,丰富出口品类,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极;巧妈妈食品陆续通过ISO22000、ISO9001、HACCP、BRCGS等食品行业认证,为产品出口扫清障碍;久久王食品凭借BRC、HACCP等国际认证资质,产品得以顺利进入美国、英国等标准严苛的市场。这些认证不仅是产品品质的“背书”,更是晋江食品企业敲开海外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从健康化升级到区域化适配,从品类拓展到品质认证,晋江休闲食品企业正以“精耕细作”的产品思维,打破海外市场的地域与认知壁垒,为出口增长提供坚实的产品支撑。
模式迭代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
出口数据的持续增长,不仅得益于产品的创新破圈,更离不开晋江食品企业出海模式的迭代升级。
从早期单纯的“产品出口”,到如今“海外建厂”“品牌出海”“本地化运营”的多元探索,晋江企业正逐步摆脱“代工贴牌”的低端定位,构建起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全球化运营体系,这也是1—8月出口增长背后的“深层逻辑”。
对晋江食品龙头企业而言,海外建厂与产业链输出已不仅是拓展市场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从“走出去”到“扎下根”的核心路径。
作为区域品牌出海标杆,盼盼食品在这一领域的探索颇具代表性,其以东南亚为核心的全球化布局,正构建起“本土化生产+本地化销售”的完整闭环。
早在2023年,盼盼食品便启动印尼生产基地的筹备工作。这一决策背后,是企业对全球化发展痛点的精准破解——近年来,盼盼自主品牌出口占比实现跨越式提升,东南亚、中东市场销量持续领跑,但订单量激增也带来新挑战:国际物流成本高企、交货周期长,成为制约市场响应速度的关键瓶颈。“海外工厂建成后,能近距离服务当地市场,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能缩短交货周期,让产品更快触达消费者。”黄海轮表示。
为进一步强化产业链韧性,盼盼食品还将布局延伸至上游资源端。在泰国,企业打造千亩香水椰林基地,保障优质椰子原料供应;在印尼,设立专业椰子工厂,专注椰浆、浓缩椰水等原料加工。“上游布局是产业链闭环的重要一环。”黄海轮解释,一方面能规避国际物流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确保生产原料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可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实现椰子相关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本地化。
品牌出海与本地化运营,则成为中小企业的“破局之道”。对于资金与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直接海外建厂门槛较高,因此“品牌出海+本地化运营”成为其更务实的选择。
今年,晋江市顽皮兔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成功对接两笔欧美订单,主要出口果冻布丁产品,覆盖荷兰等对品质要求较高的国家,且首次以自主品牌出口。
“从无自营出口到直接叩开欧美市场,自主品牌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顽皮兔食品总经理郭煌春介绍,目前企业产品在欧美市场主要通过超市销售,虽暂未进入主流商超,但已开始积累终端素材,为后续品牌推广奠定基础。此外,顽皮兔还计划跟进AI在跨境出海中的应用,将AI用于产品开模、创意设计,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好来屋食品则明确提出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的战略,计划通过强化自主品牌建设,进一步挖掘俄罗斯、印尼等空白市场潜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好来屋不仅加强新品研发以适配不同市场需求,还通过参加海内外展会获取新增客户,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以前我们更关注订单量,现在则更看重品牌的长期价值,要让海外消费者提到休闲食品,能想到‘好来屋’。”好来屋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在出海步伐加快的同时,晋江食品企业也面临着系统性挑战。
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昌熙分析指出,这些挑战集中在多个维度:文化与市场差异上,海外饮食偏好各异且品牌多陷“廉价代工”认知,自建渠道成本高、周期长;法规标准层面,各国认证严苛且政策变动频繁,增加经营不确定性;供应链与物流领域,冷链建设难且受全球性事件影响大,物流受阻、原料断供风险凸显;人才与管理方面,复合型人才短缺,海外团队管理与跨文化沟通常遇困境;融资与风险防控上,中小企业前期投入大、融资难,缺乏应对政治、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
面对这些挑战,陈昌熙认为,需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方联动形成破局合力:政府层面要重点发挥“搭台赋能”作用,推动搭建“福建食品出海公共服务平台”并借鉴泉州市壹合食品研究院的成熟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认证辅导、质量检测等支持,同时简化企业对外投资备案审批流程,设立海外援助机构,为企业海外经营保驾护航。企业层面则需做好“精准布局”,出海前通过市场调研、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先行“试水”以摸清目标市场需求;进入市场后推进产品配方、人才聘用、供应链建设的本土化适配,主动申请BRC、HACCP等国际认证,以品质背书打开市场;而资金和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可优先通过与海外经销商合资、品牌授权等“借船出海”模式,降低独自开拓市场的风险。
“企业必须从‘产品出口’转向‘品牌出海+本地化运营’思维。”陈昌熙强调,唯有政企协协同发力,才能推动晋江从“食品工业大市”蜕变为“全球食品产业重要参与者”,让“晋江味道”真正立足全球市场。
(记者 蔡明宣 刘宁 陈巧玲)